劉逸宸
拉開書房的窗簾,一輪明月映入眼簾。
朗月映襯下的夜空十分清澈,空氣格外的好。我走出書房,抬眼望去,繁星點綴下的月亮愈發明亮。獨自站在陽臺上,遙望天邊那輪明月,往事又在心頭泛起。
初中時,學校離家甚遠,迫不得已,父母幫我申請了寄宿,彼時,剛剛小學畢業,年齡尚小的我必須獨自一人面對全新的環境。遠離父母和小學時親密的玩伴,我對初中生活極不適應。上課開始走神,不愿與同學交流。白天,我壓抑住對親人的思念,到夜深人靜時便在內心痛苦地宣泄。
那是一個靜謐的夜晚,經過一天辛苦的學習,同學們早已熟睡。我躺在床上,思念著父母,輾轉難眠,淚水已將枕頭浸濕。長夜漫漫,我索性跳下床,獨自爬上頂樓的天臺。
站在天臺上,俯視著整個校園。除了夏夜里草叢中蟋蟀的低鳴和遠處零星駛過汽車的聲音,整個校園非常安靜,孤獨和不安再次向我襲來。
正欲離開,我注意到了黑夜中一絲淡淡的亮光——是月光。皎潔的白月光,像一只無形的手,輕輕安撫著我。我的內心逐漸平靜,慢慢停下了腳步。
我重新坐在了天臺的臺階上。夏天的夜空一下子變得那樣的明朗與清澈,我仰著頭,注視著月光。月亮像極了一位溫柔的母親,月光中充滿了慈愛。情不自禁地,我開始將想家的苦惱、對初中生活的不適應悉數向月亮傾訴,它也頻頻投來潔凈、柔美的月光安慰著我。
回到寢室,胸中的煩惱蕩然無存,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那一夜,我睡得特別香甜。
此后,每每遇到煩心事,我總會向月亮傾訴,而月亮也總是耐心傾聽,并用它特有的細膩撫慰著我的心靈。月亮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在初中的學習生活漸漸步入了正軌。
自古以來,人們對月亮懷有獨特的感情,紛紛借月賦詩抒情。既有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币缬谘员淼你皭潱嘤忻虾迫坏摹奥归T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的灑脫。
其實略懂天文的人都知道,月亮的光并不源于自己。是的,月亮本身不是光源,它只是反射了太陽的光。正因為如此,柔美的月亮經常被一些人添上抄襲者的色彩,他們對于月光總存有偏見。
月亮的光芒源于太陽,它借助太陽發光,卻并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光彩奪目,贏得關注和稱贊。而是為黑夜里迷途的人們指明來路與歸途。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然地滋潤了人們干涸的心靈。
月亮用它溫柔的光幫助這些陷入迷茫的人們找回自我。它在黑夜中幫助人們擺脫困境,指明前進的方向。月亮的低調和不求贊美總是容易讓人們忽略,甚至產生偏見。其實月光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雖不耀眼,但溫暖心田,催人奮進。我由衷贊美月亮的無私奉獻。
又是一個明朗的月夜,一輪明月投下皎潔的月光,面對那些正向它傾訴的人們,月亮依然是溫柔以待。
你好,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