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長工作,是新時期每個幼兒園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希望所在。它對教師的知識、能力及經驗要求很高。家園之間的聯系越緊密,配合越默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如何巧妙把握家長的心理,有效做好家長工作?怎樣讓家長成為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者?且聽來自幼兒園一線的聲音。
理清需求? 實現真誠互動
家園溝通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言語本身,而是能否讓家長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面對家長,最有效的溝通策略其實是分成三步走。首先是傾聽和梳理家長的訴求,幫助家長理清自己的內在需求到底是什么;其次是與家長共情,站在家長的立場,對需求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進行排序,逐步建立分批解決的理性心態;最后是以孩子的教育和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站在家園共育的角度,合理滿足家長的訴求,和家長一起調整和更新教育理念,實現真誠的家園互動與合作。
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 王燕華
親身感受? 架起雙贏的橋梁
我們力求打破阻隔在家長與園所之間的那道“圍墻”,成立“家長督導團”,聘請各班家長代表擔任督導團成員,不定期來園開展駐校督導等系列活動,內容涉及園所管理、教育教學、后勤保育、幼兒發展等版塊。督導活動讓家長看到了園所在環境創設中“一切為了孩子”的理念,熟悉了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感受到帶班教師一日工作的辛勞。家園間的不信任感逐漸消除,幼兒園的口碑變得更好,彼此獲得了雙贏。
上海市嘉定區江橋幼兒園園長 謝蒙
正確引導? 建立合理期望值
根據各年齡段孩子學習與發展的需要,確定每個時期的家長工作重點。幼兒園要抓住關鍵窗口期,給家長樹標準、立規矩,讓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與發展建立合理期望值。引導家長從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等小事,上升為熱衷于關注孩子學習品質的形成、習慣養成等教育內容,為以后杜絕小學化、順利開展幼小銜接等各項工作奠定基礎。同時,引導家長明確游戲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意義,讓家長從心底認同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認可教師的教育方式,“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愿意配合幼兒園的各項工作。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機關)幼兒園業務園長? 楊桂霞
解決困惑? 輪流“坐堂會診”
從家庭到幼兒園,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和困惑。他們苦于沒有很好的傾訴途徑,往往一些小問題日積月累就變成了大問題、大矛盾。針對家長的需求,我們開展了“相約星期五——家長接待日”活動。由家委會成員及幼兒園行政老師輪流“坐堂會診”,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預約與臨時召集相結合等形式,收集來自家長們關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幼兒發展的疑問與建議。當時能解決的問題,即知即改;涉及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則匯總至園長室,在商討出解決辦法與策略后,第一時間給予家長答復。
上海市嘉定區古猗幼兒園園長? 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