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鄉村振興戰略是為三農問題打造的有利政策,大學生村官這一新興群體也因為創新和活力的需要投入到鄉村建設中,但隨之而來的是作用與實際不相符,改革步伐艱難緩慢等問題,本文從鄉村振興戰略出發,結合當下大學生村官的實際,意在譚探索出最利于二者相輔相成的方法,推動國家經濟文化等多方面提升。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農村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與此同時,科學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技術,國家保障水平的穩步上升,使得大學生的數量得到飛躍式上升。為了穩步展開鄉村振興戰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國家及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高校學子下基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參與“大學生村官”活動。截止到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奮戰在農村建設的一線,大學生村官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學生村官作為一個重要而新潮的力量,正在鄉村的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大學生村官;鄉村振興;戰略
1大學生村官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定位
大學生村官,是鄉村工作中的“探索者”,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業的發展是振興的關鍵之一。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要取得實質的進展,需要新鮮的活力和思想的注入,需要有人做好“墊腳石”的這一步。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在高等教育的培訓中得到了很好的知識素養,在農村振興中,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對于農村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大學生村官,是鄉村工作中的“創新者”,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部分,大學生村官要積極利用好現代化資源的多媒體等工具,積極尋找農村經濟穩步增收的實際方法。創新,正廣泛地存在于改革中。同時,注重文化產業的發展。農村相較于城市來說,不具備良好的經濟實力和地理位置,導致很多部分沒有被很好的開發,大學生村官大多數是從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回到農村建設,吸收了部分城市的思想,同時,文化創新要求推陳出新,大學生村官要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尋找農村文化的閃光點。將鄉村優秀文化發揚光大。
2大學生村官的現狀及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
在現階段,大學生村官這個群體并不是一個完整而成熟的群體,大學生村官是在近兩年國家政策以及大學生充分飽和的狀態下的產物,有以下明顯特征。(1)大學生村官工作冗雜:一般大學生村官崗位職務為村主任助理,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村書記或者村主任處理日常工作,如完成總結報告,各類活動的策劃,檔案的整理等工作。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分工。(2)大學生村官尷尬的身份地位:從身份上來說,大學生村官目前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村干部,主要是對村干部進行協調,即“村官不是官”,在本質上是一段時期的服務者,如何尋找到自己的定位點,發揮最佳的作用,值得我們思考。
國家鼓勵大學生留在農村建設,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大學生村官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提高知識水平和人文素養,促進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同時為國家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三農問題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新農村的戰略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具體表現為農村經濟得到穩步增長,農村人口社會保障力度加大,中西部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整體水平得到質的飛越。二是推動中國農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農村基層干部的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與現代化,是未來中國農村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農村治理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是基層干部的現代化。從早期的地方試點就可以直接看出,大學生村官政策的定位是為中國農村治理現代化培養和儲備人才,以促進農村治理的改善。三是為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注入活力。伴隨著城鄉統籌、家庭農場、“三權分置”、農村“互聯網+”計劃、農業現代化以及對資本下鄉的鼓勵,未來中國農村發展的方向,是利用市場與社會的力量來改造中國農村。因此,未來中國農村發展需要的是專業型和技術型人才,傳統農村的人才結構是不能適應未來中國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村官政策正是利用中國的人才優勢,為中國農村發展注入活力。
3大學生村官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作用的對策
如何才能發揮大學生村官在鄉村振興戰略的作用,要解決的,是如何將大學生的能力提升到最大化。首先,是將大學生村官編入事業單位體制內。提高社會保障力度。將大學生編入事業單位體制內,一方面可以鼓勵更多的大學生留任,讓農村的創新和穩步發展有后備軍的保障。同時,給予鄉村建設適當的資金補貼。農村建設的開展存在著瓶頸難以突破,一方面是由于農村委員會的機制還未完善,另一方面則是農村的非勞動力人口對于新農村的建設存在一定誤解,他們認為大學生村官所開展的各項文娛活動是在浪費時間。而實際上文化建設也是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樣的認知偏差隨著地區的深入體現的十分明顯,也導致了大學生村官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遭遇到不理解甚至是排斥。所以保障民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決策,需要讓農民意識到改革的深入帶來的是各項水平的提高,大學生村官是為了建設新農村而努力,大學生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就更容易得到接受和理解,工作的開展也就會更加順利。再者,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模式。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實施模式是“豐信農業服務模式”與“鄉村振興社員網模式”。這需要大學生村官利用好網絡的力量,除了在互聯網上獲取與農村改革的相關信息,同時要將農產品的銷售鏈在網絡上構造起來。結合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農村的實際生產中。大學生村官在農業銷售過程中,要積極與各大縣域合作,以“互聯網+精準扶貧+農產品上行”為切入點,為農民提供多種類型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幫助具備條件的新農主體發展電商,走線上線下結合、創新農業經營之路,這是對鄉村振興戰略“互聯網+農業”的踐行。同時,這些工作與社員網本身承接的“農業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運營推廣工作結合,更可以有效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要求。因此,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振興戰略中起到了推動經濟文化發展的作用,同時為國家三農問題給予了建設性保障,也為強國富民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國家政策鼓勵大學生畢業后熱情的投入鄉村戰略建設中,做國家最堅實有力的臂膀之一。未來不久的一天,大學生村官也會成為鄉村建設的有力輸出。
參考文獻
[1]佟瑛.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基層社會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19):21-22.
[2]張俊江.分析大學生村官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2):190.
[3]錢德洲,劉祖云.從“嵌入”到“融合”: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弱化與優化[J].江蘇社會科學,2018(04):107-113.
[4]郭明.游走在國家政策與農村社會之間:杜鎮“大學生村官”的個案[J].青年研究,2012(02):33-41+94-95.
[5]韓錦,王征兵,彭潔.大學生村官留任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01):98-106.
[6]魏玉棟.鄉村振興戰略與美麗鄉村建設.中共黨史研究2018年第三期
[7]施丹,李燕萍,楊明媚.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質量對敬業度的影響:社會認同的多重中介效應[J].農業技術經濟,2016(10):49-58.
[8]張伶,劉葉,劉玲玲.大學生村官農村社會工作的內容結構[J].江淮論壇,2017(02):36-43
[9]李京肽.新農村建設中的大學生村官問題[J].農村經濟,2013(11):106-111.
[10] 郭曉鳴,張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蘇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統認識與道路選擇[J].農村經濟,2018(01):11-20.
作者簡介:章志敏(1998.6--),武漢工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大三在讀。
基金項目:武漢工程大學大學生校長基金項目 項目編號:校發[2014]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