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慶煥 張蕾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生活與游戲是密不可分的,游戲有助于孩子們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針對孩子們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弱等特點,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實驗幼兒園創設科學的情境,充分運用游戲教學,讓孩子們在快樂真實的游戲中學到新知識,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營造游戲氛圍,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孩子生性活潑好動,長時間坐著或無所事事會讓孩子感到疲勞和厭倦,這個時候就要求教師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融入游戲中,讓幼兒較為輕松地掌握課程知識。教師應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游戲在課程中的作用,積極為幼兒營造一種感染力強的學習氛圍,把游戲貫穿于教學之中,調動幼兒的活動情緒,活躍教學氣氛,讓活動激發興趣。例如語言教學活動中,讓孩子模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改變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將之巧妙地轉化為形象的教學,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喜歡學、樂于學。
寓教育于游戲,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游戲在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養成。“雷鋒在我身邊”游戲,讓孩子們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在培養幼兒同情心的同時,讓他們學會堅強,學會找出解決困難的辦法。“運紙球”“小猴子摘桃”等集體體育游戲,讓幼兒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高度責任感,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幼兒在游戲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教師應該隨時觀察孩子的不同變化,抓住時機,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促進孩子可持續發展。
游戲過程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幼兒可以通過游戲獲得多方面的發展。例如扔沙包、跳繩等,不僅挖掘了孩子的內在潛能,還愉悅了身心。我們要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與進步,讓他們的各個方面都獲得均衡發展。
游戲活動促進家園共育。游戲活動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最佳途徑,教師應把生活作為幼兒學習的重要來源之一,充分挖掘對幼兒成長發展有意義的教育內容,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取經驗和進步。游戲不僅是孩子天性的反映,同時也是老師與孩子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的一道橋梁。每當孩子們游戲時,他們都會懷著興奮的心情以輕松的狀態投入其中,給教師的日常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在家庭中,家長應該多和孩子做一些游戲,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樣的話,孩子們會愿意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家長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以及孩子在幼兒園的發展情況。游戲活動讓老師、家長與孩子有了共同關心的話題,家園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家長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得到改變。
游戲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它與幼兒的童年分不開。教師不能忽略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地位,要依據幼兒年齡段選擇合適的游戲,真正找到游戲與幼兒課程教育的結合點,讓孩子們在快樂自主的游戲中掌握技能、鍛煉自我。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