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前的光州游泳世錦賽,最受期待的是孫楊,而最讓人驚喜的卻是葉詩文。歷經沉浮的葉詩文,用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兩塊銀牌,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回歸。7年低谷葉詩文是怎么走過的?重回泳池的她又要面對哪些困難?
2012年倫敦奧運會,實現了兒時的奧運夢想后,葉詩文陷入了迷茫。“拿了奧運冠軍后,我不知道自己的下個目標在哪,總覺得既然拿了奧運冠軍,那么所有比賽的冠軍我都要拿,無形中也給自己設立了一個框,把自己給困住了,結果越想贏就更怕輸。”
低谷中的7年,葉詩文過得很掙扎。“當時訓練練不好,我就覺得是肌肉的問題,就買了一次性的水桶,用冷水一遍遍地往身上澆,來釋放肌肉里的疲勞;還有周日放松訓練的時候,我都會游個3000米自由泳,希望能夠拉長肌肉的線條。”為了走出低谷,葉詩文做了很多的嘗試,但成績卻還是沒有起色,這也讓她感到深深的絕望。“到最后,我心里面已經開始懼怕比賽了。”讀書,的確可以讓人明白很多事理。此后兩年的校園生活,讓葉詩文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我該拿的冠軍基本都拿過,不需要再證明什么;同樣的該輸的也都輸過,也沒什么好再輸的了。都說心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現在賽場就是我實現夢想的舞臺,更多的是去享受比賽,輸贏已經不再那么牽掛了。”
心態轉變后,葉詩文的成績也一路上升,最終再次站上了世錦賽的領獎臺。
葉詩文說,接下來她的短期目標是繼續提高自身成績,“希望400米混合泳能游進4分30秒大關,200米混合泳希望能游到我倫敦奧運會時的水平”,當然長期目標就是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代表國家站上領獎臺時,那種榮譽感和激動之情是無法言喻的,我當然希望自己能再做到一次。”
(摘自《錢江晚報》楊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