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在高中語文中除了散文和記敘文閱讀,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高中文言文解析和閱讀了,在當代學生看來,文言文語言繁雜瑣碎,不如現代語言精辟,但是文言文是古代學者的智慧結晶,體現了以前那個時代的特色和風貌,不同時期的文言文是不同時期的情感表達,也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應。在高中語文中加強對學生文言文閱讀的情感教學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這篇文章主要分析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學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文言文閱讀中情感教學的價值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革新改善,高中語文教學中對文言文閱讀的情感教學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在高考語文中對文言文的考查也非常重要。加強對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的情感教學有利于學生更了解內容構思和閱讀技巧,更快速并準確地理解文言文概要。而且高中學生正處于與社會相交的敏感時期,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綜合素質很容易會被周圍的因素所影響,而在高中語文中強化對文言文閱讀的情感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為他們補充更加正能量的思想意識,成為激勵高中學生奮發圖強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文言文閱讀情感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向單一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大部分老師都把教學的方向放在文言文解釋、古今多義的字詞和文言文句式上,雖然這種教學方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文言文,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說,這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學是相背離的,單一的教學方向無法收獲更高質量的文言文閱讀情感教學,而且也忽視了不同的教學方向下此種教學方式的作用。
(二)主體情感被忽視
在學生接觸文言文閱讀方式的時候就應該明白,情感理解和情感教學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學生則是文言文閱讀中情感教學的主體人物,高中語文老師要學會開拓創新新的教學方式,把文言文中的情感主旨通過課堂教育傳授給學生。但是,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情感教學中,一部分老師在還沒有對教材內容進行精細研讀的時候,就開始盲目穿插個人理解和個人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強加到學生身上,這種文言文閱讀情感教學的方式反而會壓抑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致使學生出現對文言文閱讀理解上的偏差。
(三)情感教學不能與時俱進
在現代化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教學應該與現代相聯系,但是目前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方式受到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情感教學中沒有把現代情感融入到文言文閱讀中,所以很多學生在這種止步不前的情感教學中無法獲得實際作用。不同時期的文言文表達感情都是特殊且豐富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情感教學是為現代化教育服務的,所以,想要改善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學的現狀,就必須要從情感教育上發展。
三、高中文言文閱讀中情感教學的策略
(一)走近作者,深度剖析教學內容
文言文所表達、所抒發、記錄的都是關于古人的記憶,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學想要獲得長足進步,就必須站在文言文作者的角度對全文進行理解分析,這種走近作者、深入理解的方式可以通過資料搜集與查閱完成,通過互聯網的優勢深入地了解作者寫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現狀,通過一種客觀且理性的角度看待全文,并找出文言文篇章中的重點部分再深入分析。除此之外,對作品的理解遠遠不夠獲得全面的情感教學結果,文言文作者的個人品格和歷史事跡也可以成為閱讀文言文的參照物,通過這些綜合資料獲得對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啟發。
(二)注重學生個人情感的激發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學是理解與感悟的綜合,最重要的是能在情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個人情感,對于不同風格的文言文篇章能有不同的思維路線和理解節點。在對學生的實際教學中,老師們不能只顧著表達自己有關文言文的情感體會,要多次以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于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人、物、景等方面去理解,才能讓學生有感而發,從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會。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出師表》為例,要讓學生了解文言文中的綜合特點,再根據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式做出分析,表達自己的感悟,以此收獲獨特的感受。
(三)揭示文本的時代內涵,弘揚偉大精神
“學以致用”這四個字是古人通過具體的實踐得來的,雖然文言文聽起來與我們的生活沒有很大聯系,但是教材中所引入的文言文都是積極向上且永不過時的時代精神的,它們所具有的豐富內容時至今日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謹記,在現實社會也有很大的應用作用。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學想要獲得質量提升,就一定要注意打破時代隔絕的障礙,課堂教學時要滿足學生的趣味思想,把古代文言文同現代生活相聯系,讓文言文中的情感力量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精神力量,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弘揚時代精神中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具有豐富內涵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給后輩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加強情感教學可以有效發揮傳統文化的力量,引導學生在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同時塑造健全的人格,促進我國全民素質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