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通過國際軍貿市場獲得了D-30榴彈炮,之后便開始仿制工作,并于1986年成功制造出了86式122毫米榴彈炮。86式雖然在設計上與D-30大致相當,但由于采用了新型彈藥,威力和精度都比原版的D-30有了很大提升,同時86式也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
86式出色的外銷成績并沒有讓中國軍工人自滿,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性能更加出色的新型彈藥問世,讓相關部門意識到86式并非極致產品,還有很大的開發(fā)空間。于是,我軍又對86式進行了改進升級,升級后的新炮命名為PL-96式122毫米榴彈炮,并在新千年伊始裝備部隊。96式戰(zhàn)斗全重3.29噸,射速為7到8發(fā)每分鐘,在平射時破甲厚度可以達到460毫米,96式還配備了一種增程子母彈,內部裝有33枚子彈藥,可穿透80毫米的勻質鋼裝甲,當敵方裝甲部隊駛入96式射程內時,96式便可以用它給敵方的裝甲部隊,送來一場頗有穿透力鋼鐵暴雨了。96式有著突出的機動能力和優(yōu)良的隱蔽性,更為重要的是96式還可以進行傘降空投,這對于天生有火力不足恐懼癥的空降兵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這么搶手的產品自然不會放棄海外市場,1999年后,96式便以“D30-2”的編號出口。不過,96式真正征服海外用戶,那還是靠它頑強的“戰(zhàn)斗壽命”,在一次對外推銷中,客戶對該炮的身管壽命達到了2000發(fā)這一性能指標還存在疑慮,于是在客戶的堅持下,廠方進行了射擊試驗,這門炮真的打了2000多發(fā)炮彈,試驗后這門炮的發(fā)射精度仍舊不減,優(yōu)良性能征服了客戶。
(據中華網軍事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