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雨
摘要:中職院校致力于培養技術型人才,讓學生經過院校的培訓后不如工作崗位不會因為不熟悉器械而覺得茫然和不知所措。由于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由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能力差,所以無法進行高等教育從而步入中職院校,但是由于中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從而忽略的都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學生學習應用技術的基礎,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步入社會時不僅可以認真工作而且擁有良好的為人處世能力。
關鍵詞: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困境;對策
引言:
由于中職院校致力于培養技術型人才,所以在過去的教育體系下,中職院校忽略了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空有一身理論和技術,卻無法應對步入社會后社會所給學生帶來的種種困難。使學生心理受到創傷。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年齡較小,大多數都處于青春期階段,所以為學生灌輸德育教育是必要的。隨著國家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各種教育改革方案的出臺,使中職院校越來越注重學生德育教育,在學生學習技術的同時,教育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步入社會后不僅有理論和技術基礎,而且可以合理的應對社會帶給學生的種種困難。有些中職院校逐漸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落實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所以,本文就通過闡述中職教育面臨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法,使學生可以獲得應對困難的能力,中職院校學生整體綜合素質。
一、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中職德育教育不符合社會需求
家庭教育和學校的德育教育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徑。但是中職院校的走讀生較少,所以中職院校的學生回家的機會較少,中職院校的德育教育使學生德育素養形成的關鍵。但是學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步入社會后才可以發揮學生自身的優點,所灌輸的理念是公平競爭。然而社會確實多元化的,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具有生存能力,自己的長處為社會所需,所以學校的教學理念與社會環境不同,從而使學生步入社會后會覺得迷茫和無助。
(二)、德育教學脫離生活實際
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經常完全遵從書本,然而書本中的知識很多都較為抽象脫離生活實際,這種教育根本無法達到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的目的,學生也會忽略掉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中職德育教學出現困境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響
很多中職院校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由于過分寵愛學生,縱容和包容學生所犯下的一切錯誤,使得有些學生自私自利,形成很多不良習慣,對于學校所開展的德育教育不屑一顧 ,不服從學校德育方面的管理準則,并認為學校的德育教育毫無實際意義,這使得中職院校的德育教學面臨困境。
(二)、社會環境因素
由于社會上相關的文化部門放松對一些文化市場的管理,從而使社會上仍然流傳一些淫穢色情的讀物和視頻。由于當今社會網絡的普及和各種信息的飛速傳播,很容易被沉迷于上網的學生所觀看,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無法判斷信息的好與壞從而使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從而使學生的價值觀扭曲。
(三)、學生自身因素
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因為在進行義務教育后,成績不夠進入高級中學,造成了中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較差,由于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所以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脾氣較差,喜歡鬧事、聚眾打架等不良行為,而且還有些學生不服從管教,從而不服從家長和學校的管理,使得學校的中職德育教學面臨巨大困境。
三、中職德育教學面臨困境對策
(一)、重視德育教學
根據國家出臺的改革政策,要求各個學校都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學習技術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基礎。只有學校落實好德育教學工作,致力于培養學生個人品德,才能是學生輕松解決社會形形色色的問題,讓學生走向成功。
比如,學校在進行德育教學工作時,可以找一些專業德育教學的人員,這些教師可以知道教學的重點,并且可以和平與學生相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
(二)、豐富德育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
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如果運用傳統課堂的“灌入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由于很多中職院校開展的德育教學不貼合生活實際,學術性較強,增加學生學習難度,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對德育教學的興趣,不積極配合學校進行的德育教育,使得德育教育在學生身上無法體現其重要作用。所以,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新型教育模式不斷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缺點。教師也需要根據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因為太過高深的理論會使學生無法理解,通過生活實際的例子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比如,教師在進行《遵紀守法,合格公民》專題教育,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教師根據身邊的違法案例進行解讀,加強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知,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看新聞視頻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讓學生可以正確意識到德育教育對自身的重要性,做到服從學校規章制度,聽從學校管理,步入社會后做知法懂法的良好公民。
(三)、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努力營造,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校方需要讓學生在潛意識里認識到德育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主動接受德育教育,并主動學習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比如,學校可以向學生定期發放有關德育教育的報紙期刊供學生閱讀,還可以舉辦一些演講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并通過校園廣播對學校一些學生的良好品質進行表揚,鼓勵學生互相督促,互相鼓勵,讓學生支持學校,并與學校一起將校園創建成文明校園,為學校進行更好的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是需要學校、家長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才可以有效的解決德育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才能成為技術型人才被社會所重用,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培養。
參考文獻:
[1]黃德欽.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28-28.
[2]郭玉嬌.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7(16):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