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中秋晚會上,歌手譚維維翻唱的一曲《敢問路在何方》,因大膽改編和風格魔性,引發網友熱議,被批“毀童年”。翌日,曲作者許鏡清發文質問,為何未經授權擅自改編。對此,譚維維在微博道歉,稱希望再有機會演繹許鏡清的作品,自己真正參與改編時,會好好推敲,尊重原作者的意愿。
譚維維翻唱《敢問路在何方》成功與否,好不好聽,尚可商榷。但編曲者未經原創作者授權擅自使用版權的問題,卻很難洗白。譚維維雖并非編曲人員,但作為演繹者同樣涉嫌侵權,道歉是應該的,支付使用報酬也是應該的。
但在道歉、付費之外,流行音樂界以及電視綜藝界還要反思的,是自己淡薄的版權意識。因為在譚維維之前,已經有不少類似事件發生,2017年迪瑪希未經授權演唱俄羅斯男歌手維塔斯《歌劇2》被發律師函,2019年聲入人心男團與迪瑪希獻唱皇后樂隊四首歌曲被版權方追責,綜藝節目《明日之子》選手翻唱原創作者作品被起訴……
對流行音樂人和演出平臺而言,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因為自己有傳播優勢、處在上風,就忽視了經典原作者的合法權利。而對權利的罔顧,也常常導致對經典“精髓”的抹殺,在侵犯版權的同時,也可能冒犯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