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
地圖是互聯網大大小小巨頭公認的O2O入口,而為地圖提供底層基礎數據的圖商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頭部圖商四維圖新發布2019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10.84億元同比增長9.43%,凈利潤0.86億元同比下跌47.56%。
四維圖新為騰訊地圖、華為地圖、滴滴地圖、京東地圖等提供底層數據服務,這塊最大的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41億元同比增長7.36%,增長較為穩定,但芯片業務卻同比下滑34.44%。
唯一的亮點是,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831.44萬元同比增長140.83%,可惜業務體量還不大,暫時無法改善業績。
四維圖新的下半場在哪兒?
底層圖商呈現“雙雄”格局
地圖行業流傳一句名言:“PC時代Windows是核心,IE是入口;移動時代iOS、安卓是核心,而位置是入口。”
而提供位置的有三類公司:第一類為底層圖商,提供基礎數據,代表為四維圖新與高德地圖;第二類為地圖服務商,為出行、外賣、物流等場景提供解決方案,代表為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第三類為應用商,將解決方案落地化,代表為滴滴出行、美團點評等。
在底層圖商領域,目前一共有17家公司擁有高精度地圖測繪資質,其中四維圖新是第一家獲得資質的公司。
起步最早,又有先發優勢的四維圖新一直是賽道的領跑者之一,并以底層圖商起家,從為產業鏈中游、上游提供基礎數據,逐步成長為“高精地圖+車聯網+自動駕駛+大數據+芯片”科技公司,涉足智慧城市、自動駕駛、云計算等領域。
不過,轉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最大的業務、最賺錢的業務依然是為導航電子地圖提供基礎數據。
智研咨詢的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導航電子地圖行業營業收入規模55.85億元,四維圖新的市場份額為13.88%。
與四維圖新齊名的是高德地圖,一個在底層、中間層都為頭部的公司。
2018年10月1日,高德地圖日活躍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自豪地宣布:“今天的高德,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地關系大數據平臺,覆蓋了中國交通出行行業的完整生態。”
兩者不同的是,在B端,高德地圖主要為阿里巴巴體系服務,而四維圖新的服務對象相對更廣,主要是騰訊、華為、京東、滴滴等知名平臺。
其中,華為是2019年8月與四維圖新簽署高精度地圖測試數據采購協議,從而加入其陣營。
一名高精地圖行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盡管與四維圖新有密切合作,騰訊、滴滴也發展了各自的底層圖商公司。”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騰訊以6000萬元的價格拿下大地通途,滴滴科技成立滴圖科技獲得高精度地圖測繪資質。
至于京東、美團點評,也向國家測繪管理部門提交了高精度地圖測繪資質申請。
圖商的江湖恩怨
為何高德地圖通吃底層、中間層,四維圖新不行?這要從一場江湖恩怨談起。
想當年,導航地圖主要是車載形式,四維圖新與高德地圖一起涉足中間層,直接面向C端用戶。
彼時,競爭壓力不大,四維圖新、高德地圖、易圖通等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直到百度入場,行業發生了變革。
其實,高德于2009年就上線了地圖APP,比百度地圖APP早了兩年,有市場人士向記者回憶:“高德地圖APP最初上線時要141元,后逐步降價為50元。”
APP取代車載成為導航的主流形式,四維圖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與百度地圖結為盟友,安心當圖商,為百度地圖稱霸立下汗馬功勞。
而高德在百度窮追猛打下,節節敗退,營業收入與凈利潤不斷下滑,到了2013年8月被百度突襲,遭遇生死危機。
百度看清了地圖在移動時代作為流量入口的價值,主動宣布地圖APP永久免費:“我們決定為之前購買過百度導航的用戶全部退款。”
借助免費策略,百度地圖一躍成為行業領頭羊,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66.3%,成為百度生態體系的重要支柱。
去年年初,時任百度首席運營官的陸奇曾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從長期角度講,將來中國的高清地圖業務要比百度當前的搜索業務規模大得多。”
“百度是互聯網公司,本來就不應該收費。”時任高德CEO的成從武猶豫不決,“我們公司很大的,不是說今天向市場宣布免費了就可以做了,那是不行的。因為跟資本市場是有承諾的,跟投資者也是有承諾的。在體系化建設沒有起來以前,第一是沒有收入,第二是沒有用戶,兩頭都沒有落實。”
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高德集團非但不盈利了,反而虧損4600萬美元,再也硬撐不下去了,不得不選擇賣身阿里巴巴,后在阿里巴巴扶持下,緩過勁的高德地圖才再度崛起。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2014年騰訊以11.7億入股突擊新四維圖新,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令百度驚愕不已。
盡管百度為了防止地圖底層數據來源單一,提前未雨綢繆將有測繪資質、專業采集車隊的長地萬方納入囊中,但短時間四維圖新的作用無法被替代。于是,百度與四維圖新繼續合作了兩三年,之后將其完全剔除。
至今,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圍繞地圖的明爭暗斗一直未停歇。
切入自動駕駛領域
不甘心一直當配角的四維圖新,有更大的野心,渴望在自動駕駛領域大展拳腳,完成華麗的轉身。
2019年,終于成功獲得了北京市政府頒發的T3級自動駕駛車輛路測牌照,成為首家擁有T3路測牌照的位置服務提供商。
四維圖新自動駕駛AI總監李陽正努力改變世人對公司的傳統印象:“如果不拿T3,大家會覺得四維圖新就是個圖商,做自動駕駛是騙人的。這是一個艱難的地方。”
公開資料顯示,四維圖新與寶馬、戴姆勒、本田等車企達成合作,為其提供自動駕駛相關服務。
一個問題誕生了,滴滴、京東都頗為看重自動駕駛規劃,積極測試自動駕駛產品,為了確保數據的自主性,與四維圖新的合作就微妙了。
短時間內不會有多大的利益沖突,但未來存在沖突的可能,某種意義上可能導致單純的合作關系發展成為競合關系。
而四維圖新認為搶占戰略高地才是當下最迫切的事情。
李陽公開表示:“就像我們現在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地圖,大家都在準備自己擅長的東西去等著自動駕駛這塊蛋糕的來臨,等到真正來臨之后,再去想如何分。”
面對高德地圖向應用層進軍,推出“共享出行”,四維圖新未來能否借助自動駕駛實現彎道超車、完成全產業鏈布局,有待市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