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大家有玩過《量子破碎》的話,對《控制》這款游戲應該會有幾分熟悉的感覺,因為這也是一款用超自然力量來進行戰斗的作品,這也就意味著它對視覺渲染和操控方式都有比較高的需求,而且也并不是任何筆記本都能隨便帶動的,所以問題來了,現有的游戲本平臺能把它玩到什么地步呢?
推薦配置GTX 1660/1060,對筆記本還算友好
《控制》的開發商是Remedy,沒錯,正是《量子破碎》和《馬克思佩恩》系列的創作者,所以在風格上不難看出這三者有著很明顯的關聯,這一代的女主角第一眼甚至有點寡姐即視感。從游戲視覺效果來看,《控制》在特效全開時相當出色,并且異世界入侵這種中二感十足的劇情玩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硬件配置方面依然可以從官方推薦表里管中窺豹:
處理器:Core i5 7600K/銳龍5 1600X
內存:16GB
顯卡:GTX 1660 /1060、RTX 2060或 AMD RX 580
操作系統:Windows 10 64bit
從這個配置表對應筆記本平臺來看,處理器端如果有Core i7級六核標壓應該問題不大,顯卡則盡量要上到GTX 1660 Ti,越高越好,這意味著低價游戲本可能要繞道了。內存方面8GB是最低配置需求,考慮到現在的筆記本內存價格依然還算合理,升級16GB對大多數游戲本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總體來說《控制》這款游戲對筆記本的要求還算是相當友好,特別是7000元以上的產品理論上都有辦法實現較高特效的暢玩。
想要完全流暢?建議目標60fps!
《控制》這款游戲確實是恰如其名,如果想要實現比較好的游戲操控體驗,幀速必不能太低,根據我們的測試來看60fps是一個很好的門檻,比較適合有高刷新率屏的機型。事實上這款游戲還支持光線追蹤技術,在部分場景可以呈現出更真實的效果,比如環境中有玻璃窗等鏡面時,開啟光線追蹤就能看到玻璃鏡面反射的效果。除此之外這款游戲也符合現代3A大作的基本準則:視覺特效門檻很高,即便是預設中等特效也有挺不錯的觀感,這給予了它一定幅度的配置下沉空間。
2K分辨率:RTX 2070也要降低特效才能流暢
如果以60fps為標準的話,2K(2560×1440)分辨率下即便是RTX 2070也很難實現預設高特效的流暢需求,需要把特效降低到中等才能實現60fps的水準,所以《控制》這款游戲對目前的筆記本來說,往往需要價格在15000元以上的機型才能超過全高清分辨率,這還是建立在降低特效的前提下。
全高清中特效,GTX 1660 Ti是高性價比的選擇
在全高清分辨率下,RTX級獨顯都能輕松實現流暢需求,甚至在高特效下也能發揮電競屏的優勢。而代表主流游戲本的GTX 1660 Ti在高特效下偶爾還是會掉到60fps以內,但把特效調整到預設的全局中等后就能實現突破,平均幀速可以超過70fps,所以玩《控制》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就是它了。
GTX 1650是全高清的門檻,更低級別需要改變分辨率
對于5000元級的筆記本的主力顯卡GTX 1650,或者是前代GTX 1050 Ti來說,想要暢玩《控制》就需要把特效調到低,這樣可以基本實現全高清分辨率下的流暢運行需求,其實這時候的視覺效果也依然具備相當水準。如果是更低級別的顯卡,比如GTX 1050,要么接受時而的卡頓,要么就得進一步降低分辨率,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