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峰
隨著高中英語新教材、新教法的運用,英語聽力落后的狀況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從近幾年高中英語測試中看到,在聽力、詞匯、語法、閱讀等項目中,聽力仍屬弱項。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生聽力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本語言問題
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總和。聽力理解過程是人們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具體問題有:1.語音障礙。有些學生剛開始學習時就沒有掌握單詞的準確發音,特別是對同音異義詞難以辨別。2.語速障礙。高中生平時學習都以課文磁帶為準,速度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語速較快的連讀、弱讀、重讀、爆破、重音轉移等有關語音語調變化的聽力材料,便無所適從。3.詞匯障礙。學生英語詞匯量小,掌握的準確程度不夠,直接影響聽力理解。
(二)文化背景知識問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要搞好聽力,必須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英美歷史和語言文學知識。學生對一些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夠了解,影響了聽力理解。
(三)母語干擾的問題
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語干擾,習慣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譯出來,不能直接將語音信息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
(四)聽力習慣問題
聽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在聽的過程中要盡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不要力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聽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單詞和句子時就停下來思索,就會跟不上語速。
(五)心理因素的問題
聽力理解過程也是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心理學認為,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就易產生恐懼的心理,從而使原來可以聽懂的內容也受影響。另外,外部環境也有影響,如在教室、語音室與戶外聽的效果不一樣。
(六)邏輯思維問題
聽力理解過程也是學生對所聽材料內容的聯想、判斷、記憶、分析、綜合等的協同工作過程。聽者對所聽材料做出的反應快慢及準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所聽材料的儲存記憶。這樣就需要聽者運用歸納、綜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義的信息進行長時或短時儲存。
二、應對策略
(一)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
首先要把好語音關。音標基礎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其次注重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最后要鼓勵學生多記憶單詞。詞匯學習要邊學邊記,最好是根據拼讀規則來記憶。
(二)創設情景,營造生動活潑的聽力氛圍
教師可利用豐富的表情、必要的態勢語,幫助學生去理解。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經常進行視聽結合的訓練
把眼看和耳聽結合起來,訓練學生聽英語可幫助學生進行形象思維,促進學生耳聽意會。高中英語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實物圖示。在每單元對話教學中可采取視、聽結合的方式,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同時,重點突出學生的聽說能力。
(四)加強英語課堂聽力教學力度
盡量用英語授課。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用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語言組織教學,可適當運用母語。同時,讓學生多做如下練習:聽音表演、聽音回答、聽音聽寫、聽音復述、聽音討論。
(五)開辟課外練習聽力的天地
聽對話、課文原聲錄音磁帶,聽自己朗讀課文的錄音,相互比較,找出差距;定時收看電視英語小節目,于情景中培養聽力;觀賞英語節目、演唱英語歌曲等。另外,還可以組織英語角,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學生知識向技能轉化。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活動,如“英語口語擂臺賽”“英語朗讀大賽”“英語會話演講大賽”等。
總之,要提高高中生英語聽力就必須做到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持之以恒。只有做到這些,英語聽力水平才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