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生命和大自然合一,陽氣推動人體所有生命活動的運轉。人體運行應該與自然界陽氣的晝夜變化相一致,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則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人體只有正常作息,才可以保證身體健康。
在這一天的時間里,養生究竟有哪些學問和注意事項?火箭軍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郭志紅認為:
平旦人氣生——晨練悠著點,早晨少吃點
“平旦人氣生”,人的陽氣在五更天開始生長,我們可以在早晨5點以后起床,開始一天的新生活。很多人在這個時刻覺得沒睡醒,不愿意起床,他們大都是因為陽氣不足,所以精神不佳。
有些老年人習慣早起晨練,這其實很不安全,因為我們經過一夜的睡眠,氣血流動速度很慢,起床后氣血還不那么充足,心臟跳動的力量也沒那么強。因此,晨練對于年紀大的人還是盡量悠著點,打打太極,做做操或一些輕松點的運動比較妥當。
郭志紅介紹,比起清晨,最佳的鍛煉時間是上午。此刻太陽高升,人體的陽氣最旺盛,鍛煉時可以由慢到快。老年人不適合做劇烈運動,年輕人做劇烈運動前要先做熱身,因為此刻人體都沒完全舒展,全身的氣血和它所帶動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沒有完全運行起來,熱身可以避免身體各部位的應激損傷。
此外,早上的飲食也要格外注意,不要吃太多油膩的東西。
日中而陽氣隆——吃頓好午餐,睡個短午覺
“日中而陽氣隆”。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午時分陽氣最旺盛。人體的氣跟自然界之氣協調統一,在這個人體氣血最旺盛的時候,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可以吃得相對豐盛一些,當然也不能吃太飽,以吃好為宜,千萬不能湊合,要給腸胃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這樣氣血也會運行得比較好。
午飯后要稍事歇息,最好能睡個午覺,但午睡時間不可過長,一般在30至40分鐘比較合適。在下午,人們的精力會非常旺盛,這個時間段適合工作、參加活動和進行鍛煉。但是注意不可在強烈陽光下活動,一則可引起皮膚曬傷,二則對氣血也不利。
日西而陽氣已虛——晚上別運動,五更有規律
《黃帝內經》載:“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太陽下山,氣門關閉,這時時辰叫日入。日入指的是酉時,又叫日落、日沉、傍晚。郭志紅指出,很多人在晚上做運動是為了消化晚餐,晚上的運動實際上是不合理的。陽氣都閉住了,既要氣血去消化食物,運動還要消耗氣血,這實際上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晚上是安靜休息的時間,古人將一夜分為五個時辰,也就是五更,一更等于兩個小時。
一更天指的是晚上7到9點的戌時,又叫日夕、日暮、日晚。此時太陽落山,天將黑未黑,萬物都已入靜,這個時候不宜做運動,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做些輕松的活動。
二更天指的是晚上9到11點的亥時,叫人定,又叫定昏。此時夜色已深,人們都已停止活動,進入安靜睡眠。老年人和身體弱的人在晚上9點鐘就應該準備上床睡覺了。
三更天指的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的子時,是夜色最深重的一個時辰。這個時候萬籟俱寂,如果11點還不睡或者11點才睡,對身體的損傷會很大,因為子時是最養氣血的時辰,子時的睡眠對全身氣血的修復十分關鍵。天長日久晚睡的話,會發現身體老得快,頭發白得早,掉得多,甚至牙齒不堅固、耳鳴頭暈等,這些都是氣血虧損所致。
四更天指的是凌晨1到3點的丑時,也叫雞鳴、荒雞。子時和丑時都應該進入深睡眠,把這兩個時辰的覺睡足了,比吃任何食物,用任何保健品都管用。
五更天指的是凌晨3到5點的寅時,也稱平旦。平旦就是黎明、早晨,也叫日旦。它是夜與日的交替時辰,雞開始打鳴,人們也逐漸從夢中清醒迎接新的一天,所以說“平旦人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