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慧麗
摘 要:近幾年,農村經濟飛速發展,農村中學生在相對舒適的環境中變得懶散,老師們面臨著嚴重的教學考驗。農村中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我們教師該從什么方面著手改變目前的現狀呢?我認為攻心為上,所以先采取了樹立學生的理想信念的方法。
關鍵詞:目標;理想;孩子;老師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019-01
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農村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孩子們變得越來越聰明,但是他們的學習成績卻變的越來越差。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發生呢?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下面我們分項論述。
我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們這種小縣城每年招考的大學生非常少,而我們的鄉鎮學校就更有限了,也就是說有正式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家長的文化素養下降,家庭教育跟不上。第二,人們面對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生活日益富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那么強烈了。第三,人們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對孩子的要求也在降低,或者說對孩子的期望不是太明確,孩子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該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孩子們心里沒有概念,孩子們能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學習”。現在流行的“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正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第四,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改革,致使很多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對待孩子,一味地向孩子要成績,導致孩子對學校和老師產生厭煩感,學習成績只能越來越差。而結果是家長對孩子和老師有意見,老師對家長和孩子有意見,孩子對家長和老師有意見。從而形成了這種惡性循環。第五,由于這一批孩子很大一部分是前些年偷生的,很多孩子都是寄養在爺爺奶奶家,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在兩歲之前不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會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的確,這樣的孩子在農村學校很多。
如何越過孩子和老師、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鴻溝,使我們的農村中學生真正地做到在家以孝為先、在校尊師好學呢?我認為最根本性的問題是我們農村的中學生沒有目標和理想。針對這個問題,我試行了以下方案。
1.一視同仁地愛所有的學生
無論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如何,他們對社會、家庭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用
學習成績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很差,但是我經常夸獎。因為他們在教室走道經過的時候會主動撿起掉在地上的筆等文具,這正是現在的學生缺乏的品質。通過這種表揚和鼓勵,不但增強了他的自信,而且還讓其他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這種形式固然好,但是收效甚微。如何才能大范圍地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愛呢?愛
學生,我認為愛是解決很多問題最好的手段,發自內心地愛學生會讓學生也愛我們,從而學會愛同學、愛班級、愛學校。
2.讀經典勵志書籍讓學生自信
前面說了,我們農村的大部分學生家長的文化素養低,教育能力差,多數家長自身的教
育都存在很多的問題,還怎么擔負教育孩子的重任呢?鑒于這種情況,我要求孩子們每周都閱讀經典勵志書籍,并寫出讀書筆記。孩子們在《窗邊的小豆豆》中學會了與人為善,在《誰動了我的奶酪》中學會了改變,在《小王子》中學會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在《狼王夢》中學會了為夢想而堅持,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里懂得了目標就是走向成功的導火索。通過讀書,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真意,讀書讓學生更加自信,讀書讓學生有了目標、讓他們有了自己的偶像。
3.與家長和諧相處是制勝之關鍵
我想,每一次學生考完試都會改錯題,都會制定下一階段的目標,但是效果都不太好。
結合現在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思考孩子目標的實現是需要家長幫助的,所以我在期中考試后召開了一次以“目標和理想”為主題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首先,我讓學生表演了“十年之后”為題的情景劇,讓家長們看到孩子的理想。其次,我做了一個關于“理想”的演講,讓家長和孩子們加深對理想的認識。最后,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近期的目標,讓家長在這種環境中聽孩子說他們的理想,最好家長也給孩子說說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讓家長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強化了自己的目標,家長也對孩子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認識,孩子和家長的親近關系也得到了提升。
4.做好執行人,細化孩子所定的目標。
盡管孩子們都定了近期的目標,也對家長述說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執行起來是困難重重
啊。我們大人在做事時都不知道怎么開始,何況孩子?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采取細化目標的方法。在孩子所定目標的基礎上,我讓他們每一個人想一個“不得不努力的理由”,我再給他們定一個大目標。同時我讓他們在每周一的班會上定下周目標,下周一檢查上一周目標的完成情況,查缺補漏,并定好下一周的目標,如此往復。
5.巧妙運用策略強化孩子的目標。
作為老師,一旦被孩子們認定做起事來就游刃有余了,但是很多事還需要技巧和方法。除了不失時機地表揚孩子外,我還借助他人之口表揚孩子,或者我做其他老師的傳話人來表揚孩子,有時候我還讓組員內部互相說他們的變化,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求改進。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做事時變得積極主動,做人方面值得別人肯定的地方越來越多了。
參考文獻
[1]哈爾·霍樂曼佩吉·耶茨.老師怎么說學生才會聽
[2]韋志中.向西游記取育兒經
[3]劉媛媛.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