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同時也是自己身份轉換的開始。為了能夠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順利地完成身份的轉換,適應并接受小學階段的教育,幼兒教師可以從大班開始,逐步從學習方式、學習品質、學習習慣、心理積極暗示等方面逐步滲透。如嘗試進行小學階段的教育模擬,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提供給幼兒有準備的心理環境;也可借助一些談話活動,消除幼兒對于升學帶來的環境、人際等新的挑戰的恐懼心理;同時,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好家園聯動工作,幫助幼兒更好的渡過這一階段。
關鍵詞:幼兒教師;幼小銜接;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045-01
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幼兒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幼兒園階段,因為幼兒年齡較小,思維發展水平還在具體形象階段,加上他們從未獨自離開過熟悉的家庭環境,所以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的態度一般都是積極的、鼓勵的;并且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是尊重幼兒的年齡特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所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多以幼兒比較喜歡的游戲等為內容,采用游戲的形式來開展。但是幼兒園的教育與其他的學校教育有千差萬別,所以對于幼兒來說,在幼兒園中接受幼小銜接的教育是有必要的,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充分將幼小銜接工作重視起來。
1.“幼兒園教育模式”逐步向“小學教育模式”轉化
幼兒教育進入大班,幼兒教師可以有計劃的逐步將“幼兒園教育模式”逐步向“小學教育模式”轉化。因為幼兒進入小學之后,班級人數開始變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從趣味性轉變為知識性,幼兒自由活動的時間明顯減少……這些因素會導致幼兒的不適應。所以,為了更好的讓幼兒適應“小學教育模式”,幼兒園教師可以逐步向“小學教育模式”轉化。
但是在轉化中,應該注意推進的進度,轉化不是一瞬間的,而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幼兒在不經意間完成轉化;同時也應該注意內因的作用,關注“幼兒視角”下的小學生活,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于小學生活的困惑,幫助幼兒完成自我的轉化。
例如,在幼兒階段的教育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時間是很多的,但在進入小學之后,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的時間會相對應減少,所以教師可以嘗試保證幼兒戶外游戲時間的同時,引導幼兒在室內做一些自主游戲活動……但是,教師在對室內自主游戲內容進行選取的時候應該注意盡量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內容。
2.消除未知與消極,建立積極情緒去面對
筆者對于“對于上小學你擔心嗎?為什么?”這一問題,對我園104名幼兒做了訪談,訪談中有76名幼兒表現出了或多或少的擔心,占了總人數的73%。而對于原因,69%的幼兒的擔憂來自于未知的小學生活,36%的幼兒表示這種擔憂來自于人際交往(不想與幼兒園好朋友分離),24%的幼兒表現出的擔憂來自于已知的消極的小學生活。
從這樣一個小調查不難看出,幼兒對于小學生活有著深深的擔憂,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幼小銜接的必要性。那么,教師怎樣做才能讓幼兒自主改變消極的心理狀態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針對本班幼兒,以談話等多種形式對幼兒做一個簡單的調查,知道幼兒的想法和困惑,再做進一步的引導。
如教師可以用隨意的聊天方式,引導幼兒說出來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需要注意的事,就算幼兒的回答是不符合“成人世界”的,教師也應該認真的聽完,然后從“幼兒視角”分析和引導,以便達到良好的效果。聊天的時間是有多種選擇的,如在幼兒進行課間活動的時候、區域游戲的時候、排隊等待的時候……但是,無論幼兒是怎樣的回應,教師都應進行積極引導。
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小學階段的生活視頻,選擇一些內容比較積極、有趣的,讓幼兒能夠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直觀了解即將步入的小學的環境。若是條件允許的話,教師也可以請一名小學生過來,為幼兒分享自己的學校生活,自己在小學階段學習了什么知識,參加了哪些活動,擁有了哪些收獲……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上小學的親身經歷和幼兒交談,因為對于幼兒來說,教師是他們最信賴的人,教師的親身經歷會讓他們覺得更值得信賴。運用這些方法,在提高幼兒對于小學的期待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消除幼兒的困惑和誤解,幫助他們建立積極情緒,更好的走向小學之路。
3.家園聯動促銜接
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幼兒、教師的事情,家庭教育也是關鍵。在幼兒上小學前,多數家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幼兒去上小學前一遍遍叮囑,甚至有一些家長表現的比幼兒還緊張……家庭的氛圍、家長的態度很容易造成幼兒的心理壓力和心理恐懼,所以做好家園聯動工作也勢在必行。
在家園聯動中,教師可引導家長做“佛系”父母,引導他們將幼兒升學當作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不至于過度的擔憂。教師可以借助很多契機,如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早送晚接的間隙……通過各種有趣而專業的活動,如家長講座、家長沙龍……與家長共同探討如何讓幼兒順利的渡過幼小銜接的階段,消除家長緊張情緒的同時建立起家長科學的幼小銜接觀念。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程,教師和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但是同時也要用一種自然的態度去應對。通過外界環境的影響,讓幼兒自主感受到小學生活的美好,充滿對小學生活的向往,順利度過這一階段。
參考文獻
[1]宋丹.在幼兒教育階段如何開展有效銜接的有效探索[J].陜西師范大學,2017
[2]董敏文.在幼小銜接階段中消除幼兒恐學心理的重要性 [J].課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