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美
摘 要:閱讀是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良好的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的文學素養,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嘗試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去強化教學效果,為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本文將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閱讀是學生在學習生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任何知識的獲取,都要通過學生的閱讀來進行儲存和記憶。而語文作為閱讀教學的主戰場,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責無旁貸。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從優化課堂閱讀教學做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關鍵,教師要明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閱讀教學,從而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良好的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升,受益的不止是語文學科。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提升學生汲取知識的有效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捕捉學習中的有效信息,提升學習效率。閱讀教學的優化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引導學生在閱讀當中,通過自主思維加深認識,在閱讀中通過獨立思考衍生出屬于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潛能,對學生的長期發展和進步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優化策略
(一)“少教多學”,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和發展的今天,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應當以這一教學理念為核心指導去設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閱讀。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也不能袖手旁觀,要以引導者和觀察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在學生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引導和修正,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自主閱讀過程,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多學少教”是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留白,強化學生的個體思辨能力,促使學生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
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有限,教師可以用小組合作集思廣益的方法來開展“少教多學”的自主閱讀教學。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當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不同想法之間的碰撞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認識、提升能力,小組討論的過程也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完畢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心得總結,并與教師就閱讀情況展開交流,深化學習成果,提升教學有效性。
(二)比較閱讀,拓展閱讀教學內容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采用文本比較的方法來深化教學成果。文本比較是通過同類型文章之間的比較來讓學生發現差異,在欣賞借鑒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文本比較教學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欲望,并且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文本比較的閱讀教學方法開展手段多種多樣,教師要盡可能擴大閱讀內容的取材范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以宏觀的視角看待問題,從而保證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作者的同類作品來進行比較閱讀。教師可以引入劉禹錫早年的作品《秋詞》,用它來和當堂所學課文進行比較。兩篇文章都通過不同的事物表達了作者豁達豪邁的精神以及面對困難時樂觀的心態。通過兩篇文章的比較,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內核,掌握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獲取知識。
(三)探究閱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探究性閱讀的教學核心在于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探究式閱讀的作用,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每一次閱讀當中都有所得,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要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當中放開手腳對學生起引導作用,強化師生、生生在課堂上的閱讀互動,為探究性閱讀的開展提供必要前提。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進行探究閱讀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用小組作為閱讀探究活動的開展媒介,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得出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和情感。也可以通過問題引導,來進行師生探討,強化師生互動,針對性解決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兩種方法都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下,也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優化閱讀教學的途徑多種多樣。教師首先要做的是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教學出發點去進行課堂活動的開展。然后通過多元化的課堂設計來豐富教學過程,強化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從而有效深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梓.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J].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19,(3):63-64.
[2]劉曉紅.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J].魅力中國,2019,(10):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