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翀 金文漢
? 7年前,獲得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的高中生范浩強,毅然加入一家AI(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只是因為——“挺酷的!”
? 如今,穿著卡通T恤衫、牛仔褲、運動鞋,留著小平頭的他,坐在位于北京中關村融科資訊中心的曠視研究院,儼然一個標準的互聯網公司程序員。范浩強的職業——算法研究總監,讓很多人好奇。
25歲就成了曠視研究院算法總監,帶領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即使在“天才”輩出的中關村,他也是一個傳奇。
“他說搞AI 挺酷的,我想了想,是挺酷的”
上小學和初中時,他就是奧數比賽領獎臺上的??汀?011年7月,上高一的范浩強作為中國隊的4名參賽選手之一,在泰國以599分(滿分600)的成績奪得第23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第二名。
同年10月,清華大學信息學總教練唐文斌作為聯合創始人創辦曠視。他向范浩強發出了邀請。
“他就說搞這個事情的人挺酷的,我想了想,是挺酷的!”于是,還沒進入大學的范浩強成了曠視的6號員工,走上了創業路。
? 同學們忙著備戰高考的時候,范浩強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并通過“二次招生”考試考進了清華大學“姚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
? 他一邊在“姚班”學習,一邊在曠視工作。在半工半讀的情況下,一直保持了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在大一軍訓時,他就完成了一篇ICCV論文(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之一)。
2017年,范浩強本科畢業,伸向這位“天才少年”的橄欖枝很多,他也曾考慮是否去做“計算機理論研究”。但最后,他依然留在曠視,為打造服務于各商業領域的AloT操作系統,以及建構具備連接物聯網設備能力的生態系統添磚加瓦。
“爬上一座山頭,發現前面還有一座山”
? 曠視當初選擇做人臉識別,在業界被認為是一件“不靠譜的事”,學術界不看好,物質條件也非常匱乏,公司沒有建自己的機房,都是租借人家的,一度出現丟失數據的情況。
? 真正的難題在技術之外。比如當他們第一次成功做出“人臉識別”后,市場在哪里,賣給誰。現在,這個最大的問題變成了“怎么把行業和技術結合起來,完成升級”。
? “在曠視最‘可怕’的就是so what(那又怎樣),你的人臉識別天下第一了,so what?你為1億人刷臉了,so what?”作為AI商業化落地的先行者,范浩強說。他們前面沒有樣板,“只能不斷爬上一座山頭,發現前面還有一座山頭”。
? 如今,范浩強的工作時間以168個小時為單位計算,每周他要處理的事情,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工作,他需要帶團隊。
范浩強說起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個瞬間,是在一個基于深度學習的算法用在了人臉識別的門禁產品中,并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性能也大大提升的時候。
? 對于他來說,那模型的準確率只是長了幾個點,并沒有很驚艷。但是做產品的同事告訴他,用這個模型后,識別性能相對于其他模型而言,對光照條件的改變適應性更強,范浩強真切感受到那些辛苦敲出來的代碼產生了具體的、肉眼可見的價值,“那感覺挺對的,不光只是刷刷榜,學術界開心一下,它真的帶來了巨大影響”。
范浩強說,今天的AI和10年前的AI已經不一樣了,但無論怎么變化,他始終相信,“弄斧要到班門”是最重要的邏輯,“要不停地去尋找自己覺得最強的那一批人,去向他們看齊”。
他說,“成功就是信仰+堅持,如果你相信你能做天下第一,并且你每天都為之努力,就會有很多人愿意去幫你,和你一起去成就它?!?(摘自《中國青年報》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