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長銀 封凱 陶維
共享農莊是指把農村閑置住房進行個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根據需求改造為市民田園生活、度假養生養老等多種模式,其本質是共享理論在農村閑置住房建設用地開發利用上的運用。與共享單車相同,都是共享經濟的范疇,是農旅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一種新模式,新思路。
一、共享農莊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共享農莊以現有“三農資源”為基礎,以農業合作社為載體,公司化運作,將有條件的村莊、農場、農業基地,通過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公共服務、環境風貌等建設,根據需求改造為市民田園生活、度假養生、醫養一體、網絡營銷、文化創意產業等多種模式。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平臺,與城市租賃住房需求對接,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一種新型產業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以農業合作社為主要載體;以企業經營為主體,讓農民參與生產、經營和受益,集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訂單農業、體驗農業、休閑農業于一體;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農業和民宿共享為主要業態,有效盤活農村閑置農房,帶動農產品營銷,助推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休閑經濟、康養等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形成政府、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以及企業投資者“四贏”局面。共享農莊是落實中央關于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精神的具體實踐,能實現農民轉變成股民、農房轉變成客房、農產品現貨變成期貨,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二、共享農莊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路借鑒
共享農莊是一種創新產業,誕生不久,就顯示出強大的活力,對鄉村振興產生助推作用。2017年9月,在北京創新創業“雙創周”上,用農村閑置房改造的共享農莊正式投入北京市場,受到市民青睞,住在城區的市民也可以租賃農房當農戶。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7〕12號)等國家政策文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產業融合,遵循農村集體土地政策改革方向,從城鄉需求端出發,中國人民大學土地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創造性的提出了農村集體土地改建租賃住房的創新性解決方案——共享農莊。國家開始了包括北京在內的13個城市試點。海南省作為其中的“排頭兵”,積極制定相關新政策。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將繼續以綠色生態為先、產業發展為重、“共享農莊”為抓手、投資者和老百姓互利共贏為目的,堅持以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17年4月,海南省政府首次正式提出開發建設共享農莊,將共享海南農莊確定為2017年三農工作的重點;同年7月,海南省政府印發《關于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海南省農業廳印發《2018年海南共享農莊創建試點申報方案》,明確2018年海南省計劃創建70個共享農莊,探索建設一批以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為主要載體,以各類資本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建設運營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業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征,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海南共享農莊。海南省首批61家共享農莊創建試點單位,都取得了明顯效果。北京開發出2000個共享農莊,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十分顯著。
三、萬盛開發共享農莊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思考
地處重慶大城市近郊,背靠重慶主城,正在大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和休閑農業發展的萬盛,農村閑置農房也不少,可以說開發共享農莊大有可為。從百度網查到,《人民日報》曾經報道,全國農村至少有7000萬套閑置房屋,農村居民點空閑和閑置地面積達3000萬畝左右,一些地區鄉村農房空置率超過35%。閑置農房成了“沉睡”的資源,有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埋下安全隱患。萬盛可能也不例外,農村也存在大量閑置農房,閑置率不低,用共享農莊方式把這一沉睡的資源開發出來,形成新型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萬盛正在積極探索民宿經濟發展,為升級為共享農莊奠定了良好基礎。借鑒國內共享農莊開發的成功建設經驗,結合萬盛本地區實際,可以積極探索共享農莊開發。
一是重視共享農莊。當今共享經濟十分普及,深入人心,運用廣泛,影響深遠。從國內共享農莊成功范例不難看出,把共享經濟概念運用到農村閑置農房資源開發利用形成的共享農莊行之有效,符合中央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改革精神,有利于全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旅融合發展、農民增加收入,助推鄉村振興。為了加深認識,學習成功經驗,可外出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為我所用。在對共享農莊有認識的基礎之上,將共享農莊建設作為萬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大舉措,農旅融合發展探索的新模式、新路徑,列入萬盛鄉村振興及農旅融合發展規劃之中。
二是搞好調查研究。開展萬盛農村閑置農房普查,摸清全區閑置農房資源家底。開展共享農莊開發專題研究,探討萬盛共享農莊開發模式及發展路徑,提出萬盛共享農莊開發對策,為黨工委管委會決策開發共享農莊,制定相應規劃,出臺相應政策提供參考。
三是科學制定規劃。在閑置農房普查、共享農莊開發專題研究、外出考察學習取經的基礎之上,組織專業人員編制萬盛共享農莊開發規劃,突出安、居、樂、業四個要義,明確開發共享農莊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開發原則、共享農莊布局、開發模式、開發計劃、實現路徑及保障措施,防止無序開發,濫開發,同質化開發,虎頭蛇尾式的開發,提高萬盛共享農莊開發科學性、可行性、持續性和有效性。
四是出臺開發政策。國內成功開發共享農莊的經驗證明出臺實用性很強的共享農莊發展政策至關重要。開發共享農莊堅守“三不”政策底線,一是農業的主題不能丟。農莊姓“農”,農是魂,莊是形。有莊無農,就不能稱其為農莊。共享農莊,是為發展農業,致富農民,繁榮農村服務;二是農民的利益不容忽視。共享農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讓農民共享利益、共享發展成果。拋開農民這個主體,不能稱之為農莊;三是農村美好環境不能受損壞。共享農莊的建設只能讓農村環境更美好,為建設美麗農村生態環境錦上添花,千萬不能做有損農村環境的蠢事。集農村產業發展、扶貧開發、農村危房改造、農村環境整治等惠農政策向共享農莊開發傾斜,鼓勵和支持共享農莊開發建設。
五是積極開展試點。共享農莊建設要尊重農民,注重農民自愿、自主參與,充分尊重農村發展現狀與傳統民俗風情,在不影響正常農村生產生活的環境下,引導農民盤活資源、參與創業,發展三產業。為了積累共享農莊建設經驗,提高共享農莊開發成功率、有效性、規范性,避免共享農莊開發的盲目性和不持續性,共享農莊開發宜先試點后推廣,因地制宜搞開發,不宜大撤大建。在閑置農房多,農民參與愿望強、積極性高,開發環境好,開發容易開展的村莊或村社選為試點??茖W規劃,精心設計,嚴格實施,規范營運,不斷完善,卓有成效地推進共享農莊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