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改革的逐步深入,要解決醫療服務領域中存在的社會問題,滿足患者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僅靠醫務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志愿者作為第三方來發揮其促進醫患和諧的推動作用。參與志愿者活動既能幫著他人、服務社會,更能傳播文明、傳遞愛心,尤其在醫院開展志愿者活動,更能有效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和諧醫患關系,樹立醫院良好的形象。本文結合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和社會義工服務隊,積極探討如何通過政治思想教育推進醫院志愿服務工作。
1、當前醫院志愿者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
1.1社會參與志愿服務大多是被動,缺乏主動性。從登記資料看志愿者隊伍登記人數逐年遞增,“奉獻、互助、友愛、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也得到了廣泛地認同,但由于志愿服務的無償性導致了黨員和公務員、企事業單位、高校學生等群體被動參加,社會基層普通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大部分登記在冊的志愿者多年未開展一次志愿服務。
1.2志愿服務活動具有集中時間開展現象,無法形成持續性。社會上志愿者服務主要還是集中在某個時間段開展活動為主,如“學雷鋒”活動、主題黨日活動等特定時間開展。這些志愿服務幫助了部分需要幫助的人群,但也形成了一些不良影響,曾有敬老院老人一天“被洗腳”多次的事情發生。同時由于是短期行為,只能提供簡單、大眾化的志愿服務,服務領域及對象比較狹窄,在社會上形成了“志愿只是一陣風”的不好影響。
1.3行業偏見導致群眾參與醫院志愿者有抵觸心理。醫院作為提供治病救人的場所患病風險較高,部分民眾出于防范醫院感染而拒絕參與醫院志愿者服務。還有部分群眾認為醫院是高盈利單位,招募志愿者就是醫院招聘免費勞動力獲取更大的利益,從心里上開始抵觸。
2政治思想教育助推醫院志愿服務的主要對策
2.1培養志愿服務精神,端正志愿服務參與者動機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重要論斷為我們遵循文化的前進方向、構建多樣文化和諧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維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和提升人民群眾精神境界提供了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一方面,志愿精神是古今中外人類慈善文化的傳承,其核心內容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理應成為并且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醫院是社會的首善之區,醫護群體理應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的先行者和排頭兵。因此,有必要大力加強醫院志愿精神內涵和志愿行動的教育引導,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廣泛宣傳和弘揚優秀文化的積極效應,最終樹立一種全新的文化理念,促使民族精神的提升和先進文化的形成,展示新時期的志愿者風采,營造尊重、關心、支持和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2.2黨組織牽頭保障,健全醫院志愿服務的組織機制。
健全志愿服務的組織機制是改善志愿服務招募渠道狹窄的一個重要措施。醫院應由黨組織牽頭,行政配合,共青團、工會等共同參與,成立醫院志愿服務工作組織。招募到合格志愿者后,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服務技能。因為適當到位的培訓是志愿者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只有讓志愿者增強服務技能,樹立真正的服務理念,切實提高志愿者各方面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保證在志愿服務工程中不斷提高滿意度,切實解決患者就醫困難,志愿認可度才會不斷提升,避免“好心辦壞事”,形成良性循環,帶動受幫助的群眾和周邊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方面的作用,良好的社會環境能夠推動志愿者組織的發展。從加強社會對于志愿活動的監督,避免其形式化入手,在時機成熟之時還應該將志愿服務與公民的成才、就業機制掛鉤,體現“奉獻就應得到尊重”的社會氛圍。
2.3建立志愿服務多樣化,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醫院志愿服務要以“人人可為,人人能為,人人有為”為目標,設立不同的崗位,動員鼓勵不同層次的社會群眾、甚至患者家屬等廣泛參與,促進醫院志愿服務主體多元化,擴大醫院志愿服務的群眾基礎,努力形成一支數量龐大、結構合理、覆蓋面廣、服務能力強的志愿服務隊伍。服務內容根據志愿者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而定。志愿服務工作組織可根據志愿者招募情況,志愿者專業特點及自身條件,向志愿者推薦志愿服務崗位。包括為門急診、住院患者提供志愿醫療服務,門診志愿包括導醫、導診、預約診療、排隊、咨詢、解釋、護送、取藥、陪同檢查、取送檢查檢驗報告單、費用查詢、健康教育、投訴等服務;住院患者包括提供一般生活護理、溝通交流、陪同檢查、咨詢、費用查詢、健康教育、陪護、出院后回訪等服務;有專業知識的還可以參與到突發事件醫療救治、基層衛生機構、社區、鄉村、大型活動保障及醫院組織的其他公益活動等志愿服務。
2.4拓展榮譽激勵機制,實現志愿者自我價值
獎勵措施對志愿者來說,代表了組織對志愿者的重視程度,是對他們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的辛勤付出的最大褒獎和充分肯定。我們應該對所有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進行激勵,也就是參與激勵。榮譽是眾人和組織對個體或群體的崇高評價,是滿足個人的自尊需要,激發人們奮力進取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志愿者有不同的動機,惟有針對不同的志愿者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才可能滿足其不同的需求。通過選拔優秀志愿者給與表彰、對參加時間或頻次積累到一定級別的人給與不同等級勛章等多渠道表彰形式,營造全社會給予志愿者榮譽感與尊重,激發他們個人榮譽感,改變他們原本被動參與志愿工作的態度,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中去,并不斷以自己的親身實踐帶動周圍更多人,真正起到榜樣激勵的巨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