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展現出非凡的活力。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稅負體制也在漸漸完善與更新。但是增值稅和營業稅共存這一現象在社會中持續了很多年,這種結構存在很多問題,也不利于經濟結構優化,所以也慢慢出現很多矛盾。2012年我國以上海為試點,營改增這一政策開始慢慢推廣開來。 “營改增”的出現為服務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對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無限動力,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所以,本文分析了“營改增”這一政策下,服務業所受到的影響、挑戰甚至是危機,提出了一些實施性較強的建議和對策。本文使用文獻研究法,通過分析我國服務業在改革后獲得的便利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更專業的角度分析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 ?服務業 ?影響
一、緒論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在不斷改善以適應全球經濟融合的大趨勢。為了解決傳統的稅務制度所涉及的問題、進一步建立起科學的稅收制度、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營改增這一政策便出現了。與試點范圍中的其他行業相比,生活性服務業涵蓋范圍最廣,與其他的三個行業相比,有著復雜性、日常性等特質,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營改增對服務業影響很大,給服務業帶來了一些機遇和無法忽視的挑戰。
二、營改增對服務業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服務業的積極影響
1.避免了重復征稅的弊端,降低了服務業的稅收負擔
在“營改增”之前,我國現行稅制下,服務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征收營業稅,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重復征稅。因為營業稅不存在抵扣政策,所以服務業購進所需要的各類設備物質,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只能全額繳納。與此同時,服務業不能扣除互購服務所產生的營業稅,這也導致了服務企業重復征稅。由于在現在的市場中,銷售商品的企業和銷售勞務、服務的企業已經漸漸有了更為密切的交往、合作,所以增值稅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之間的業務往來也越來越多,由此造成的重復征稅情況也更為嚴重,市場急需找到一個解決方法來改變這一現狀。因此,增值稅的廣泛推廣與應用成了國家思索已久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的方法。
2.有利于鼓勵服務業加快設備更新
營改增實施后服務企業在購置固定資產時可享受進項稅額抵扣帶來的減稅實惠,因此服務企業就可采用加速固定資產更新方法,在減輕稅負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固定資產的實力,從而使服務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營改增后有不少的企業了解到了這一政策優點,政策實施后更新他們的設備,實現了設備的更新與優化。營改增后,公交集團詳細評估營改增政策,決定對集團下屬的公交運輸企業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由于企業油料、購車、修車等均可取得進項抵扣,營改增實行兩月就減輕了稅負430萬元,大大減輕了企業的成本壓力,為公交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創造了條件。
(二)“營改增”對服務業的消極影響
1.增加了服務業會計處理的復雜程度,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服務業的財務會計處理過程中,一般都是進行簡單的營業稅的計算,然后進行稅款繳納。但是,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由于涉及到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因此,會計核算工作會變得更加復雜。
2.服務業增值稅報稅、抵扣流程更為復雜
增值稅與營業稅不同,它的報稅、抵扣等一系列流程更加復雜。增值稅納稅申報流程是很復雜的,服務業財務部首先需要到稅務機關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納稅單位首先要經過稅務機關的認證,取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后,安裝防偽開票系統。系統安裝完成后,到稅務機關購買增值稅發票,才能取得增值稅專業發票。此外,進項發票的認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完成。總之,增值稅和營業稅相比,服務業申報、認證、抵扣增值稅流程更為復雜,需要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更為豐富。
三、服務業應對“營改增”后出現問題的對策
(一)服務業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專業培訓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由于征收范圍、征收對象以及征收稅率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因此對服務業的財務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務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首先,在財務員工招聘時,服務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招聘體系,招聘有一定財會經驗的財務管理人員,招聘能夠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準確的會計業務處理的員工。其次,對財務部門的員工定期組織培訓工作,比如營改增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政策實施之后發生的業務處理的變化培訓,根據服務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培訓他們相關的財務業務知識,進而更好的處理服務企業的業務。
(二)對發票進行規范管理
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之前使用的普通發票不同,它能夠有效反映企業經濟業務的情況,同時也能起到完稅憑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廣泛使用能將產品從生產到最后消費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系起來,保持了稅負的連續性。因此企業各個部門對于增值稅發票的使用和管理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三)提高服務業自身的管理水平
面對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巨大沖擊,服務業經營者要想利用好這一機遇、勇于迎接挑戰,首要的任務是應該改善財會工作模式,完善企業現有的稅務體系。倘若公司想要在角逐熱烈的市場環境背景下站穩腳跟、茁壯成長,那么就需要有一些專業水準高的員工,并且經常性地對員工進行培養和教導以及對專業理論的傳授。此外,為了使得公司整體財務水準得以提升,還需要學習與法律常識有關的知識,從而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這一稅制改革對服務企業的財務會計體系有了新的要求,企業只有積極應對、滿足新稅收體制的要求才能保持現有的優勢,甚至營造新的優勢。
四、結論
本文分析了“營改增”這一政策對我國服務行業的影響,更加清楚了企業實施“營改增”的好處,有效解決了稅制改革之前重復收稅的問題,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改革過程中的里程碑。另外,“營改增”在實施過程中難免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只要財務相關從業人員對政策有正確的認知、研究,一定能夠找到良好的應對措施,以確保企業長遠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健.“營改增”模式下的現代酒店財務管理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02):141-142.
[2]馬瑛.“營改增”對企業影響的分析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6(28): 116-117.
[3]王小梅.“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17):77-78.
[4]漢曉雪.營改增背景下我國稅法有效實施策略[J].財會學習,2019(05):181.
[5]田海艷.“營改增”對文化創意服務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時代經貿,2019(02):42-43.
[6]石基.“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淺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2):221.
[7]紀東旭.現代服務企業“營改增”財務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