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國空軍公布了一組殲-20戰機的最新訓練照片,其中一張照片中,一架編號62001的殲-20戰機引起了各方關注,昭示了一個特殊的信號:中國空軍已正式進入隱形機時代!
早在2016年前后,殲-20就已經開始配備部隊,并開始了和殲-11、殲-10、蘇-35等其他戰機的模擬攻防對決,但那時殲-20的性能依舊沒有徹底完善,其服役單位是帶有試驗性質的部隊。此前亮相的殲-20在涂裝上也不同于現在的62001號機,據現在已知的信息顯示,殲-20的原型機包括2001、2002、2011、2012、2013、2015和2016等,自2017年左右,殲-20開始具有真正的列裝編號,分別從78271排列至78276。目前,逐步完善的殲-20已經脫離了試驗性質,開始正式作為一種成熟機型配備到了駐扎安徽蕪湖的空軍東部戰區某旅,這個單位號稱是中國空軍最精銳的戰斗機部隊,響亮的名稱則是王海大隊。王海大隊屬于戰備值班單位,入列這里后,殲-20將正式開始執行各類常規和戰備任務。
從近期公布的照片來看,王海大隊駐地內的某機庫內已經可以清晰看到3架殲-20戰機,而隨著殲-20生產線的穩步擴建以及WS15發動機日趨完善,如果情況樂觀,王海大隊將在今年內徹底完成換裝,進而成為第一個純粹的隱形機大隊。此外,從購入的蘇-35戰機配備情況來看,南部戰區很可能也將有一個相當精銳的單位也同時完成換裝,這樣中國空軍將可能在2020年之前配備至少60架殲-20戰機,進而形成對周邊潛在對手空中力量的明顯優勢。
早期的殲-20試驗機采用俄式AL31F發動機,該發動機的性能比美國F-22使用的普惠F119發動機在推重比和壽命方面有相當的差距,這也使殲-20早期試驗機在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性方面和F-22相差明顯。中國對發動機問題一直十分重視,最終推出了國產的WS10發動機,壽命和可靠方面遠超AL31F,且推重比十分優秀。2018年珠海航展時,矢量版殲-10戰機驚艷四方的機動表演就是建立在其矢量噴口設計超過蘇-35所致。殲-20總師曾暗示殲-20也將在短期內進行類似改裝,無獨有偶,一架鋸齒狀噴口、黃色涂裝的殲-20照片也得以公布,明顯在驗證殲-20總師的暗示。此外,近年來中俄兩國在軍事技術上合作不斷增多,但中國卻并未和以往那樣,對蘇-57即將換裝的發動機表現巨大興致,這就更說明WS10發動機在殲-20發展史上不過是過客,而更先進的WS15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可以想象,量產服役版殲-20將很可能同時配備WS15發動機和特別的矢量噴口。
殲-20配備有高速寬帶鏈,能夠在更深層次進行戰術協同,例如編隊長機隨時都能夠查看僚機的狀態,更加合理的分配作戰任務,僚機也可以與長機共享空情,形成整體作戰能力,這些都將顯著提升我國空軍的作戰實力,有助于中國空軍在國際形勢越發嚴峻的新時代,肩負起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人民安全的重任!(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