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是譽為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合作學習的活動,根據合作對象的不同,大致可以歸結為四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全員互動。在本文中我們主要研究的是生生互動的合作學習,即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合作學習 效率 措施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和基本要素
以生生互動為特征的小組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頗具創意的教學理論。它從教學過程的集體性出發,著眼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的普遍性,將合作性的團體結構納入課堂教學之中,構建了以生生互動為基本特色的課堂教學理論。通過組織開展學生小組合作性活動,來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并促使學生的個性與群體的協同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涵義就是:首先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然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教學活動,最后合作學習是以團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一種教學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筆者比較贊同斯萊文的說法他認為,小組目標,個體責任和成功機會均等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三個核心因素。①小組目標是合作學習的內在動機,它有助于形成一種精神,并鼓勵學生們彼此幫助。②個體責任,雖然我們強調小組目標的意義,但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個人學習一個人非常重要,個人責任要求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都要保證他們對所教概念和技能的掌握。③成功的均等機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成功的均等機會就意味著所有的學生,不管其能力如何,他的努力都可以得到認可。
二、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的方法
現在的無論哪一種教學改革,都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提倡教師給出問題,學生在小組內經過思考,討論和爭辯得出相應的結論。小組合作學習確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效果總是不盡人意的。經常出現小組討論中優生的“一言堂”、因為優生直接告訴其他組員答案所形成的“假合作”,小組合作流于形式,沒有實際的作用,為了小組合作而小組合作等。出現了以上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根本就變成了課堂中的雞肋,所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非常的必要。經過長期的課堂實踐,筆者認為小組的分組方式和教師的角色對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
2.1 分組的方式
我們的常規分組方式是4人為一組,分別是A(絕對的優生)、B(中等偏上)、C(中等偏下)、D(后進生),這種分組的方式,有利于小組成員展開互幫互助,在鞏固新學習新知識方面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現在我們是大班教學,每個班上有50至60人,因為預習情況、智力差異等不可控的因素,每個學生每一堂課的收獲肯定是不一樣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不可能對全班同學進行一一的檢測和輔導,小組合作學習就解了這樣一個問題。能力較強的優生可以在他的組內代替教師,引導全組的學習,保障每個成員的學習效果。
雖然常規分組具有穩定性、互補性等特點,但是在不同的教學任務下為了提高小組交流的有效性,也可以應用暫時不同的分組方式。
2.2 教師的角色
小組合作學生的主體肯定是學生,但是教師在合作學習中也是或缺的角色,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和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2.1明確的合作要求
在課堂上,為了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合作的目的和合作的要求。合作之前學生必須知道合作是在什么樣的情景中完成,應該重點應用哪一部分的的知識,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2.2.2 清晰的示范作用
教師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是一門語言,對于中國的學生而言是第二外語,學生的英語學習是根本沒有語境的,學生沒有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的客觀條件。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示范如何學習一類知識;讓其掌握學習這一類知識的方法;然后是教師有策略地使用暗示和提問等方式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其思維難度,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完成任務的能力;再然后的才是合作學習,在小組進行知識的內化;最后是小組獨立完成任務,要求學生利用所學到的方法和知識來進行知識的正向遷移。
2.2.3幫助學生建立相互依存的關系
相互依存的關系簡單說就是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認為其他成員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現在的小組合作可以說至少有兩個人都是可有可無的,這樣的小組合作氛圍怎么可能形成高效的小組合作?只有當全組的成員認識到要達成目標,他們既要依靠其他成員,同時也要對其負責任,這樣的認識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高效。
為了建立和加深相互依存的關系的方法可以是分配給組員不同的任務。這一個辦法是為了體現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有獨一無二的價值,教師可以給小組成員不同的任務。比如:在講解過去時的時候,我就把這個語法分為四個方面,①找出過去時的時間狀語②過去時的動詞的一般變化③過去時的動詞的特殊變化④助動詞的過去時是什么?應該怎么使用?讓組員自行分配任務,目標就是把過去時這個時態從這幾方面弄清楚。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就要針對這個知識點進行各自完成的部分進行交流、只要有一個不完成,這個目標就達不成。這樣讓每個組員都能感覺到被需要。
三、結論
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說英語的機會是傳統外語課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合作學習不僅增加了交互的量,而且顯著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質。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論述了有效的分組方式和教師的作用在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方面發揮的作用。在常規的教學中,一定要堅持積極的反思和探索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的方法。比如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應用多維度的綜合性評價,我們的活動要遵循一定的規則,要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有能力參與到活動中來等。而且教師對小組合作的各種要求一定要長期堅持,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是個長期的過程。
作者簡介:曾渝杰,1988--,女,漢,四川成都大學本科,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第四小學校,6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