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玉石是來自大自然的美,給人帶來美感、快感、滿足感。
中國最早使用玉石要追索到遠古時代。人類歷史上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用石頭劃分年代證明先民們早就把玉器應用到生活中。新石器時代為我國玉器產生的孕育期,夏商西周為成長期,春秋戰國為擅變期,秦漢魏晉南北朝為發展期,隋唐五代宋遼金為繁榮期,元明清為鼎盛期。
佩戴玉石掛件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其實,在古代玉石已經作為一種佩飾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古時候由于開采不易,玉是王室貴族專享的特權,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古代帝王希望從玉石上得到大自然天然的靈氣,也相信玉是大自然美好吉祥和尊貴的象征。為此許多跟王室有關的名字都以玉來命名,如金童玉女、金玉良緣、金科玉律、珠圓玉潤、拋磚引玉、亭亭玉立等。所以,玉一直被貴族所壟斷,廣義的玉, “石之美者”都稱為玉。在中國民間,對玉的喜愛在中國人的心中已深深扎下了根。傳說佩戴玉石能逢兇化吉、遇事呈祥,而玉石上雕刻的紋飾也都表達著長壽、多福、家庭興旺的吉祥圖案和寓意。有些玉石上還有“福壽康寧”“長命百歲”等文字,傳遞著美好的祝福,常被人喻為“玉養人”。玉中含有鐵、鋅、銅等大量微量元素,戴在脖子或手腕等地方,長期與穴位接觸,這些有益的元素會慢慢地被人體吸收,從而促進新陳代謝,起到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既是吉祥之物,又能防病治病。同時,玉石本身也有一種天然之美,自古以來被人們作為傳遞情感的紐帶。
古代文人墨客對玉石也情有獨鐘,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七彩寶石,被曹雪芹寫進《紅樓夢》中,讓賈寶玉出生時口含一塊寶玉帶到人間,更是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