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

“小微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應提高落實率”“加強人才簡歷配送公共服務緩解中小企業招才難”“開展環保節能大體檢精準護送中小企業過關”……在寧波市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期間,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中活躍著這樣一位“中小企業代言人”,他總是在為中小企業發聲,處處為中小企業謀福利。他就是寧波市政協委員、常委,寧波中小在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譚維定。
搭建平臺為中小企業打通“最后一公里”
時間回溯到1993年,譚維定懷揣著求學夢想來到寧波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后他根據所學的信息技術專業成立了互聯網公司,專為當地企業提供信息化公共平臺服務。“我們的企業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鎮海九龍湖鎮,主要服務當地緊固件產業,公司規模不大,影響卻不小。”譚維定回憶說。當時除了九龍湖鎮的上百家緊固件企業,鎮海區700余家規上企業也被納入公司的服務對象范圍。緊接著,公司立足鎮海,輻射到余姚、鄞州等地,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2010年,承擔著運營8718(諧音“幫企一把”)平臺任務的寧波中小在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向譚維定以及他的團隊拋出了橄欖枝。這個由寧波市委、市政府打造的連接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式信息化平臺急需新鮮血液的注入。
一邊是自己運營了多年、業績正穩步增長的企業,一邊是市級企業服務平臺,譚維定有過猶豫。但他堅信:企業興,則經濟強。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他選擇了后者。也因此,他得以逐漸在更大的舞臺上嶄露頭角。

中小企業常常因獲取政府政策信息不對稱而發展受阻。譚維定說,雖然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但從企業日常反映情況來看,往往好多政策都止步于“最后一公里”,企業也只能望而興嘆。譚維定的目標,就是為他們打通這“最后一公里”。
8718,這個創始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將政府和社會資源整合在一張大網上,解決了數萬企業難題,引來了“全國平臺看浙江,浙江平臺看寧波”的贊譽。僅在去年一年時間內,8718就受理企業提出的各類困難(需求)36445件,答復辦結36402件,辦結率達99%。破解了一批重大難題,如:推動企業專利年費資助政策出臺,每年可為企業降低專利成本3000萬元;協調因行政區劃調整涉及不動產變更登記周期長導致企業授信審批慢的問題,推動變更時間由10個工作日縮短至1小時。
“三幫”服務為政府和企業牽“紅線”
去年11月,寧波在一個月內打出了一連串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如“降本減負新十條”“新中小企業促進法”“創業扶持政策”等。如何將這些綜合政策解構、細化、落地,變成企業適用的“藥方”,是譚維定工作的一部分。他把8718的服務內容總結為三個“幫”——政策幫享、困難幫解、市場幫需。“‘三幫’的本質就是為政府和企業牽‘紅線’。”譚維定說。
“這些年,企業主體越來越多,政府對企業服務工作越來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對自己必須加倍嚴格。”譚維定頗為感慨地說道,“運營8718就像是‘開著飛機修飛機’,沒有經驗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目前,全市共有3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要實現信息化全覆蓋,需要一個橫到邊、縱到底的服務網絡的支撐。為此,自去年開始寧波市推進以8718平臺為樞紐的“一十百千”企業服務平臺大網絡(1個市級樞紐、10個實體化縣級樞紐、100個左右窗口平臺、1000家以上服務供給機構)。“目前,8718已建立包含16萬家企業信息的企業庫,以技術、模式、資產為紐帶,推動5個區縣(市)運行實體化子平臺,服務成效非常顯著。”譚維定告訴記者。此外,8718平臺正逐步實行集團化運營,以10個縣級子平臺為依托,打通企業服務的細枝末節。
一項好政策,如何快速為企業所知曉并享用?譚維定介紹說,圍繞打造政策“應有盡有、應知盡知、應享盡享”,8718搭建了“政策云”平臺。以“上網看電影”為設計思路,搭建了覆蓋全、更新快、輕松找、高效問的“政策云”。自去年6月份上線以來,共入庫國家、省、市、縣四級政策信息3044條,解構單元政策卡2854項。另外,還通過線上線下齊頭并進,讓企業“應知盡知”;多形式幫享,讓企業“應享盡享”,幫助741家企業報享700余個項目,涉及補助資金4000多萬元,還協助寧波市企服辦破解了食堂宿舍核定享受差別水價惠政向區縣(市)擴面、出臺社保費減負政策、土地使用稅減半落地等一批政策難題。
“光是政策咨詢的創新方面,我們已經獲得了2個發明專利。這在全國尚屬首創。”譚維定自豪地說,“對于政策咨詢,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和系統的分析方法,即把綜合政策單元化、單元政策格式化、格式政策數字化。我相信,隨著5G時代的到來,政策數字化也將很快實現。到那時,企業只需要輸入一些基本情況(如上一年的營收、招收大學生的數量等),輕輕一點,就可以立刻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企情幫言為中小企業成長發聲
“政協能量足、氣場強,我們一定要把涉企廣、呼聲高、影響大的問題,特別是常規通道有難度、法規政策缺依據的重大難題,借政協大平臺,發好聲、建好言、協好商、跟好蹤、評好價。”譚維定信心滿滿地說。
作為寧波市政協委員,他的自信源于2017年市兩會期間他提交的4件提案中有3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和突破。《關于堅決取締“灰頂”中介服務項目的建議》推動建立中介服務事項“正面清單”和限時自查自糾機制,強化動態監管,并通過提升網上中介超市和建立協查處理機制逐步取締“灰頂”中介。《關于重點產業項目引入審批代辦經理人機制的建議》將相關項目列入重點代辦項目,建立了針對8718平臺轉交的500萬元以上工業、生產性服務業技改項目由市審管辦等部門積極協調督促各級代辦機構做好代辦服務的通道。《關于推進寧波工業自來水降價的建議》直接促成工業企業職工集體宿舍、食堂用水全面執行居民生活水價政策的落地,并在全國首創宿舍、食堂用水各按總用水量5%比例核定的做法。據市物價局測算,該項政策的全面落地每年將幫7500多家企業降低成本高達3000萬元。

在去年寧波市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期間的聯組討論會上,他向鄭柵潔書記當面呈報了《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精準破解共性難題》的提案。鄭書記當天就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建議的針對性,強調中小企業向高質量轉化過程確實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要求相關部門積極落實。
除此之外,去年兩會期間,他還提交了《關于大力提高小微企業研發費加計政策落實率的建議》《關于加強人才簡歷配送公共服務緩解中小企業招才難的建議》2件提案。
而在今年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譚維定說:“《寧波市自主創新產品和優質產品推薦目錄》是企業參與招標采購‘入場券’,但主角一直是少數大型或中大型企業,一大批中小企業被擋在門外。”為此,他建議,寧波市政府(國有)投資項目應建立信息開放制度,為企業開放“擬購材料設備清單”,把更多采購信息溢出來,同時靈活目錄管理,適當降低門檻,吸納一批重點技改項目企業的主導產品、具有市場良好口碑的優質產品,進行動態申報發布,企業隨時申請,政府隨時認定,網上隨時發布。
服務企業永遠在路上,唯有不斷攀高。譚維定表示,他會在市企服減負辦的指導下,以推動中小企業輕快成長、環境持續優化為使命,發揮企服平臺網絡總樞紐作用,帶領8718平臺,一如既往地建諍言、獻良策,盡最大努力“讓更多企業滿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