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炎 黃小純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僅限于媒介傳播,這就對電視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人們對電視臺播音主持人的要求是形聲兼備、視聽兼具,對其衣著、聲音、肢體動作等都有具體的要求。一般來說,電視臺播音主持人向觀眾傳遞信息的表達方式就是副語言,主要體現在播音主持人的肢體動作、衣著、神情等。優秀的電視播音主持人通常具備副語言的創作能力。
關鍵詞: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功能;規律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316803
引言
在電視播音過程中,副語言能夠為播音主持提供相應的輔助和支持,憑借副語言可以提高節目效果,并且加強播音的自然性和真實性。所以在新時期下,如果想要最大限度的提升播音主持效果,那么不僅需要主持人強化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對創作副語言的規律和功能進行把握,以此來提升電視播音的藝術表現力。
1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
1.1補充聲音傳播功能
在電視播音過程中,如果想要使播音主持效果更好,副語言的創作是不可或缺的。通常情況下,播音主持過程中,常用的手段是有聲語言,而在播報一些客觀真實的新聞內容時,需要表現出嚴肅、謹慎的語言特點。這種情況下,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不能通過主持人的有聲語言體驗到相應的情感,這是主持人與觀眾不能很好的拉近距離的重要因素之一,導致電視節目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而副語言是主持人根據播報內容而創作的各種外在表現形式,它能夠充分體現主持人此刻的心情,從而表達出有聲語言無法形容的情感。在播音主持中,主持人的語言要有一定的時代性由于新媒體是互聯網發展下的產物,所以,新媒體語境下的播音主持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互聯網上信息種類繁雜且多樣,播音主持在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后為吸引更多聽眾,可以選擇大眾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作為播音主持的內容,滿足更多聽眾的需求。
1.2表達播音主持的情緒和態度
電視播音主持是在新聞稿內容上進行再創造的一項工作,主持人除了要準確無誤的將新聞內容播報出來,還要運用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副語言,增強節目效果。例如在汶川地震的直播節目中,央視主持人于丹數次哽咽,強忍哭泣為觀眾進行新聞報道,增強了新聞畫面的感染力,將災區人民和電視機前全國人民的心連在了一起。試想,如果電視播音主持正襟危坐,在節目播報的全程繃著一張“撲克臉”,容易給觀眾形成一種刻板的印象,難以產生代入感。在這種情況下,觀眾也就不容易產生共鳴,新聞節目的真實性也會大打折扣。所以要掌握播音主持的語言特色,規范用語。為提升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播音主持人應掌握播音主持的語言特色,規范用語。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的數量較多,這就加劇了播音主持人在行業領域內的競爭,播音主持人要想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就得掌握過硬的播音主持專業素養,規范用語,并突出播音主持人的播音主持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在突出播音主持特色的過程中,播音主持人不應一味追求特色,而不注重播音主持的專業性與藝術性,使播音主持效果適得其反。
1.3增強觀看效果功能
在電視臺播報新聞節目過程中,很多新聞節目并沒有很大的影響力。倘若這些新聞內容與觀眾實際生活相距較遠,那么便很難引起觀眾的求知和觀看欲望。而副語言的應用可以對突出新聞內容的特點,并強化主持人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電視播音的觀看效果。例如:央視財經節目在對魚塘帶動農民發家致富內容進行報道過程中,雖然發家致富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承包魚塘是非常不現實的。這種情況下,主持人為了提升播音質量,增強收視效果,利用副語言對魚塘帶來的豐厚利潤進行渲染,激發人們的興趣,從而提高觀看效果。
2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規律
2.1副語言之手勢語言創作規律
手勢語言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語言,它主要是利用手臂、拳頭、手指和手掌等動作變化,對人們的情感表達進行輔助。在電視播音過程中,通常會利用手勢語言來表達主持人的心情。主持人在創作手勢語言過程中,要注意手勢的主要活動范圍。首先,活動范圍之上區,這個范圍主要是指在人的肩部以上。在這一區域創作手勢語言時,主要表達的是祝賀、喜悅、希望、理想等情感,如在快樂大本營中,由于是綜藝喜劇節目,所以,主持人經常利用這種表達方式對節目進行渲染。其次,活動范圍之中區,這個范圍主要是指從肩部一直到腰部之間。在這一區域中創作手勢語言過程中,主要表達的是說明事理和敘述事物等,通常情況下,能夠輔助主持人對事物進行敘述,充分表達各種情感。如在老梁講故事中,主持人通過利用各個手指,以畫直線、半圓、弧形、圓形等方式對故事進行闡述,從而促使觀眾與故事產生共鳴。另外,新媒體背景下要求播音主持應具備一定的審美性,因為審美性是吸引聽眾的最主要方法,而提高播音主持審美性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的審美性與藝術性,所以,為了可以更好地適應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新需求,應保障播音主持的審美性,將播音的內容以專業化與藝術化的形式傳遞給聽眾,充分發揮播音主持的價值,提高播音主持節目的競爭力。
最后,活動范圍之下區,通常表示失望、批判、反對、憎惡等,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消極否定情緒,因此,很少有人應用。所以要提升新媒體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提升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需要提高新媒體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一個播音主持節目的最主要形象代表就是播音主持人,同時,播音主持人的風格特征也將直接影響播音主持節目的風格,因此,播音主持人為提高其在行業領域內的競爭力,除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外,也應打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保障播音主持人內在涵養與外在形象都合格,全面提升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提高新媒體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需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內容:首先,播音主持人在進行新聞訊患播報時,應注重自己的著裝與儀態,保障播音主持形象得體,儀容莊重;其次,播音主持應注重提高自身內在修養,在工作業余時間主動、積極地汲取更多知識,使其可以在播報新聞訊患內容時流露出播音主持人應有的專業文化氣息,以此吸引更多社會大眾關注該播音主持節目,提高播音主持節目的知名度與行業競爭力。
2.2副語言之形態語言創作規律
形態語言是一個人表達自身情感的重要方式,形態語言的展示幅度與手勢語言輔助范圍相比要更廣泛。主持人在創作形態語言過程中,整體動作需要協調一致,打破傳統播報中刻板和嚴肅的形象,這樣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觀看感受。例如:在百變大咖秀節目中,在嘉賓出場表演時,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還在其中進行相應的串場表演。在此過程中,利用夸張的形體動作,對嘉賓進行模仿,這樣不僅充分體現了節目的娛樂效果,同時還有效的渲染現場氛圍。例如,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要有一定的開放性。互聯網的共享決定了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開放性,而播音主持的開放性將增大播音主持行業領域內的競爭力,所以,從事播音主持行業相關工作的人員應積極發掘播音主持節目的特色,打造具有獨特性與個性化的播音主持節目,以此來吸引更多聽眾。除打造個性化的播音主持風格外,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讓播音內容更貼近于聽眾實際生活,吸引更多聽眾,加深其對播音主持節目的喜愛。另外要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藝術性的提升離不開在播音語言內容中融入一定的感情色彩。新媒體語境背景下,能夠保障播音主持內容的專業性是對播音主持人的基礎性要求,在保障播音主持內容專業性的基礎上融入一定的真實情感才將更有利于提升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吸引更多社會大眾喜愛播音主持節目。如果播音主持人像朗讀課文一樣播報新聞訊患,那么將無法使聽眾更好地判斷相關新聞訊息內容的感情色彩,致使播音主持內容缺少吸引力。所以,提升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播音主持人應在掌握基本播音專業素質的基礎上,在播音語言中融入一定的感情色彩。
2.3副語言之眼神語言創作規律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雖然面向的是鏡頭,但是要透過鏡頭,看到鏡頭后面千千萬萬的觀眾。眼神是最能表達播音主持人內心情感的器官,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發型、衣著、坐姿等,都可以通過外部手段進行調整和修飾,但是唯獨眼神無法進行改變。因此,播音主持人能否合理運用眼神傳遞情感,也成為判斷一名播音主持人是否具有“靈氣”的重要依據。在新聞報道中,如果播音主持人目光渙散,左顧右盼,則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影響觀眾的收看體驗。只有將聲音和眼神結合在一起,才能讓觀眾集中精力了解新聞內容。播音主持人在運用眼神傳遞情感時,要注意把握以下規律:第一,眼神流露要自然,必然為了配合新聞節目需要而故作姿態,給觀眾一種虛假的感覺;第二,要結合不同的內容和對象,賦予眼神以不同的表現。因此可以說播音主持人要通過聲音表達文化內涵的豐富性。為提升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播音主持人可以通過聲音闡述播音主持內容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播音主持可以通過合理把握語言的度為觀眾播報新聞訊患的真實內容,讓播音主持人的語言可以與聽眾在聽到有關新聞訊息后產生的心理活動保持一致,引發聽眾內心的共鳴;第二,播音主持人可以將一些有內涵的語言加入到新聞訊息播報中,但是,在此過程中不能隨意篡改新聞訊息,保障新聞訊患的真實性,讓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可以發揮到極致,使播音主持節目可以因播音語言的豐富性而增強競爭力與關注度。
3結語
綜上所述,電視播音主持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每個主持人除了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具備創作副語言的能力。經過上文分析可得,副語言對于電視播音主持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可以使其更具感染力。同時播音主持人通過充分利用自身的形態、手勢以及表情對節目進行渲染,以此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