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少杰
摘 要:地區經濟發展中,招商引資發揮著著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政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活動已無法滿足實際發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地方政府政策對招商引資造成的影響相關知識。
關鍵詞:地方政府 招商引資 影響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招商引資形成并逐步發展壯大,一定程度上,是社會分工與市場經濟共同作用的產物,已成為地方政府吸引技術與資本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
一、政策因素對招商引資造成的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快,招商引資也由傳統的粗放型轉向精確型,洪水漫灌型模式也要逐步轉向滴灌型。
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辦事機構的職能已不適應當前形勢要求,反而出現接待不規范以及超標鋪張浪費等問題,因此被予以撤銷。
(一)市場準入條件造成的影響
(1)國家宏觀政策
2015年5月12日,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首次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總的要求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協同推進。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人員和檢查對象、及時公開查處結果,提高了監管效能和公正性。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構建行政服務新大廳中心,實施窗口一體化受理辦理、一站式服務等舉措。為小微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對重大企業執行一對一跟蹤服務,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活力明顯增強,群眾辦事更加便利。
(2)本地資源條件
2014年之前,市場準入條件門檻較低。很多地區借助本地資源優勢,在招商引資活動中,重點引進與地區特色相關的企業,放寬市場準入條件,使得地區招商引資企業傾向于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與資源使用型金屬制造業為主。如今則轉變為有選擇的招引,一要重點選擇那些符合本地產業振興規劃的項目。二要積極選擇那些有利于發揮本地資源比較優勢的項目。三要大力選擇那些有利于大量使用當地勞動力就業的項目。
(二)財稅環境造成的影響
地區經濟發展中,針對朝陽產業發展設立引導基金,并由此獲得相應的獎勵基金,依靠本地區“財源信貸通”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同時協調相關金融機構發展,為企業提供充足的固定資產與設備抵押貸款,建設信用擔保中心,為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提供再擔保,有效緩解新建企業流動資金壓力。此種情況下,招商引資工作由簡單地以優惠政策為主的傳統招商逐步向政策環境與服務同時并存的新招商格局。
(三)市場服務環境的影響
針對項目服務工作,有的地區實行領導班子掛點聯系企業的策略,嚴格控制項目服務質量,定期組織工作日會議,對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進行合理調度,會后通過領導掛點、部門負責及督辦督查等模式解決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招商引資服務項目中,積極推行“五人行”項目模式,定期帶領優秀企業參與地區執法、服務及金融機構的測評活動,盡可能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另外,掌握企業發展動態,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為落戶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構建良好市場服務環境。
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創新舉措
當前,地方政府實施的招商引資活動,還存在一些缺陷與弊端,結合時代發展要求與經濟發展需求,新時期,地方政府創新招商引資活動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設服務型政府,規范地方政府行為
地方經濟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承擔著指導與監督作用,通過構建服務型政府并規范地方政府行為,以此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條件。
首先,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活動中,規范并限定審批、行政許可等行為,轉變地方政府職能,增強其建設服務性。
其次,樹立科學管理理念,從根本上構建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增強政府部門民本位意識,通過科學發展觀創新執政理念,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滿足群眾各方面需求。
另外,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工作中,要基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投入資金、設備及服務,利用招商引起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并接受群眾監督,促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地區經濟建設提供推動力。
(二)完善發展戰略,調整產業結構
地方政府經濟發展中,要想實現科學化招商引資發展工作,正確引導并配置市場資源,嚴格控制資源浪費,要結合地區實際情況與產業結構特點,以主導型招商引資模式,積極促進項目科學而規范化的發展,有效調整招商引資模式,促進地區產業機構實現轉型與升級。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部門一方面要細化分析并研究地區產業發展情況,深入發掘地區特色及潛力型產業群,盡可能在地區內構建有利產業集群效應,推動地區穩定實施經濟建設活動。另外,鼓勵發展優勢企業積極參與招商引資活動,并從政策上給予支持,提高企業發展效率,從根本上全面推進地區經濟建設,優化升級地區經濟產業結構。
(三)為公共產品構建相應的供給體系
地方政府部門積極探索主導型招商引資工作中,為了凸顯其優勢,對公共產品供給體系進行積極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加強建設招商引資制度,以此確保公共產品供給體系充分發揮其創新性,從而有效控制政府治理成本。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優化發展招商引資工作中,必須要注意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探索并維護市場秩序,以此為地方經濟建設構建良好發展氛圍。另外,結合招商引資工作中,地方政府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公共產品供給體系構建過程中,地方政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推動地方經濟建設,科學制定外資政策及其相關法律規定,在地方經濟建設中,國企與民企享受平等的待遇,推動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穩定發展,提高發展效率,利用科學招商引資活動促進地方經濟建設,從根本上逐步提高我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地方政府經濟發展中,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而招商引資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政府要盡可能由傳統主導型職能向戰略謀劃、服務提供及市場監管等職能轉變,全面引入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相關的支持要素,有效做好內外協調,對土地及環保指標等監管體系進行完善,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職能作用,有效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降低政策對招商引資活動造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推動地區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泉明.淺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角色定位[J].現代經濟信息,2018(23):69-70.
[2]汪曉舲.地方政府政策對招商引資的影響研究[D].南昌大學,2019.
[3]張若雪.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職能與策略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7):116-117.
[4]王榮波.我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職能與轉型研究[J].山西農經,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