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婧
摘 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是構成企業成本控制體系的關鍵要素,只有制訂完善的成本支出計劃,未雨綢繆,進一步加強成本預算管理,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本文將結合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的實際應用效果,針對如何優化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而采取有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企業 人力資源 成本預算管理 應用 優化
人力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中流砥柱,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逐年提高,行業類型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社會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隨之而來的人力資源成本超支現象成為諸多企業發展壯大的絆腳石,因此,優化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已成為企業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制訂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預算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滿足法律法規要求,遵照企業發展實際
人力資源成本占據企業支出成本的半壁江山,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的人力資源成本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態勢,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技術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高精尖人才的高成本格局已成定式,使國內諸多企業面臨著經濟效益下滑、盈利水平下降的危機?;诖耍髽I決策層領導應以市場發展大方向為契合點,在國家法律法規框架內,制訂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人力資源成本預算方案,結合企業上一年度或者近五年來的人力資源成本支出數據,確保預算方案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同時,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二)確保成本預算實效性,分析成本預算差異性
編制人力資源成本預算屬于企業各部門的職責權限,而不能歸結為人力資源部門或者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因此,成本預算的編制過程必須在各個部門積極參與的情況下進行,針對每一個工作崗位,根據以往的人力資源成本支出數據,切合實際的編制本年度的預算方案,由此可見,預算方案的實效性對正確指導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此外,當成本預算編制完成后,必須與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的現狀進行比對分析,如果存在較大的差異或漏洞,應及時對方案重新予以修訂。
二、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的實際應用
(一)整合歷史數據,細化預算方案
人力資源預算方案的編制必須結合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的各項歷史數據,才能確保預算方案的真實性,涵蓋的主要內容包括:人員基本工資、績效獎金、福利待遇、社會統籌保險繳納數據、人力資源管理費用、人才培養費用、離職人員補償費用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協同財務部門統計各項費用支出明細,編制成本預算明細表,并利用財務統計軟件,計算支出費用的平均值,為人力資源成本預算方案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參考。
此外,預算方案的編制必須滿足企業經營發展實際,與企業的長遠戰略規劃對等,精準掌握當前企業的經營狀況與重大的人事變動情況,使成本預算方案更具說服力。比如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發生了重大的人事變革,此時,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也將發生相應的改變,這就需要預算編制人員必須以敏銳的眼光,及時對新政策、新機制進行分析,查找出影響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的各種因素,將成本預算方案的誤差率降到最低點。
(二)分析預算構成要素,滿足戰略規劃要求
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支出項主要包括新入職員工的培訓成本、人力資源的招聘成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成本、企業員工的社會保障支出成本等,在編制預算方案時應采取增量預算法,以基期成本費用作為重要依據,整合可變動的影響因素以及業務量水平,如果在編制過程中,影響因素發生變化,編制人員必須及時調整方案內容。對企業各部門而言,必須據實報送人員需求計劃以及往年的人才流失情況,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結合當前市場發展形勢以及國家政策機制等要素,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的需求計劃,保證人員配備的精簡化與最優化,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三、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優化策略
(一)掌握部門業務情況,明確成本費用要素
企業人力資源的招聘成本主要針對新入職員工進行集中培訓時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培訓場地費用、培訓講師費用、硬件設施費用、教材耗材費用,這部分費用雖然在人力資源成本支出費用當中占據較小的比重,但是,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如果長期出現人力資源缺口,這部分費用也必將水漲船高,不容忽視[2]。人力資源的社會保障支出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住戶公積金,根據企業規模的不同,社會保障支出費用也有所差異。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則包括人力資源的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加班補助、節日補貼等,這部分費用占比較大,也是制訂成本預算方案的主要參考點。
成本預算編制人員在了解成本支出要素后,應與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建立良性的溝通交流機制,采取面對面交談的方式,掌握各部門的具體業務情況以及各個崗位的工作強度、工作性質等信息,同時,將獲取的第一手信息及時反饋給主管領導,對費用支出的額度進行核對,經過會議商討后,確定支出額度,保證支出費用滿足正常工作需求的情況下,進一步優化成本預算管理,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
(二)嚴格審批制度,及時調整方案
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編制人員必須時刻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確保編制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企業應建立成本預算編制與執行的監督機制,指派內審人員或者財務人員對預算的編制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如果發現由于人為因素導致數據偏差,必須及時予以糾正,避免事態擴大。在預算方案的執行過程中,監督人員必須肩負起工作使命,檢查各個部門的人力資源成本支出費用是否在預算之內,如果出現超預算的情況,應詳細查明原因,確因工作需要導致費用超支,預算編制人員需及時調整預算費用,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相互協調配合,加強溝通交流
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牽涉到企業的每一個部門,因此,部門間必須增加溝通頻次,如果工作繁忙,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平臺或者智能手機的社交軟件進行遠程溝通,及時了解各個部門的人力資源變動情況,并將反饋信息第一時間上報給預算編制部門,部門間應協同發展,將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率控制在最低點。
結束語:
新形勢下,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是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企業決策層必須牢固樹立成本節約意識,在構建現代化企業人才庫的同時,不斷優化人才結構、時刻關注人力資源成本構成要素,借助于成本預算方案,消除人力資源與成本支出間的矛盾,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王歡.成本預算管理視角下的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角色發展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