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輝
摘 要:企業產生的本質就是追求利潤,但如果只追求利潤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極有可能給帶來滅頂之災。財務管理作為企業各項活動開展的基礎,風險管理成效直接影響到企業其他業務活動的開展,因此有必要做好財務管理風險研究工作。文中分析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并給出針對性風險控制措施。
關鍵詞:財務管理 風險問題 控制措施
企業戰略管理的主要環節就是財務管理,在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企業不斷深化管理實踐,財務管理安全性受到管理層的關注,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具有現實意義。企業財務管理各個環節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極大可能出現風險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企業財務管理風險主要問題分析
1、財務管理風險意識不足
實際中企業通過財務風險管理無法獲得直接經濟效益,因此很多企業直接忽視這一環節。首先,很多企業管理者不了解財務風險的后果,企業管理者側重追求利潤,無法正確看待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如,盲目追求企業擴張,造成企業債務負擔增加,甚至最終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或是企業管理者心存僥幸,過分依賴自身直接與經驗,日常并未關注財務風險防范,直到出現風險時才追悔莫及;企業內部缺少責任追究制度,不重視財務風險,也就談不上制定財務風險應對措施,一旦出現問題,各部門與人員之間相互推諉扯皮,使得風險持續擴大。
2、財務管理質量管理問題
企業內部控制中財務管理作為重要組成部分,部分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不足,日常工作中存在業務能力不強與責任心不足的情況,無法給管理者提供準確、及時的財務信心,直接影響到企業經營決策。尤其是存在財務部門邊緣化的情況,使得財務人員處于日常工作應付狀態下,使得財務管理人員與基層員工之間存在矛盾,并不理解財務人員的工作狀態,無法將財務工作深入到各個層面,直接弱化財務風險監督功能。如,很多企業并不重視存貨與應收賬款管理,直接對企業資金流轉產生影響,最容易出現錯賬與壞賬的情況,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財務管理制度存在問題
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這與中小企業自身規模存在關系。中小企業為了生存,大多存在重視短期利潤、忽視長遠利益的情況,企業資源大多集中在生產環節與銷售環節,財務風險控制并未覆蓋企業所有的部門與業務活動。此外,部分并未并未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其他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直接套用到自身,且財務制度并未落實下去,使得財務管理工作不理想。如,實際中表現出賬目管理權責不統一,會計賬目出現混亂,造成企業管理者無法獲得正確財務信息,無法及時糾正問題。
二、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問題的解決措施分析
1、把握市場環境,做好財務預算管理
宏觀市場環境體現出一個地區的經濟、政策及文化等,這些因素都屬于不可控的。只有企業準確把控宏觀市場環境,才有可能做好財務管理管理工作,幫助企業更好適應市場環境。如,企業管理者要隨時關注市場貸款利率變化,當出現貸款利率提升時,及時調整貸款額度,減少企業融資杠桿,反之則同樣入戲。此外,做好當地GDP增長率,當出現上升時,要對市場供需情況進行分析,適當擴展生產與銷售規模,幫助企業占領市場。
同時,企業管理者要重視當地稅收宏觀調控,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學習法律法規,對企業財會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避免出現稅收問題,使得企業處于行業領先問題。重視預算管理工作,并在預算管理工作中納入相關部門的預算內容,每年一次考核預算編制與執行情況。如果有部門拒不執行預算外開支審批手續,給予相應處罰,大幅度提升預算管理質量。現代企業構建完善的票據系統,并對操作、管理流程進行完善。企業可以安排專人完成票據管理,并滲透到各個流程中,選擇合適的票據管理方法,保證票據的完整性。考慮到企業實際情況,并對登記制度進行規范,強化登記簿的管理。
2、完善財務體系,發揮財務監督作用
通常情況下對企業財務活動利用財務控制進行約束與引導,保證既定財務目標的實現。企業生產管理中財務管理活動貫穿始終,做好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工作,幫助企業管理者與財務人員盡早發現與處理風險問題。
首先,做好事前控制措施。財務管理活動開始前進行風險控制,利用財務核算工作保障賬實相符,明確崗位工作內容與職責,構建出相互監督與檢查的風險管理制度,實現“預防為主、預先控制”目的;其次,事中控制措施分析:該風險控制措施主要是經濟活動在控制運行告一段落時,通過取得有關的會計資料,測定財務成本指標的實際完成數據,并與控制標準進行對比,考核其執行情況的過程,所以事中控制其實是一種對進行中的生產管理活動作日常性控制的方式;最后,事后控制措施:事后控制是做好財務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避免財務風險的關鍵,其目的在于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并為下一輪的財務風險控制做好鋪墊,雖然已經暴露出的風險問題很可能給企業造成了實際的影響,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重視事后的控制和彌補工作,并將其信息傳遞給企業管理者,才能更好地把握財務風險管理中的重點內容,力求將風險管理做得更好。
3、重視財務分析,提升財務工作質量
財報分析過程中財報分析人員發揮著重要作用。財報分析人員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背景,具有一定解讀政策法規的能力與溝通能力。該企業可以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活動,規范內部財務考核流程并完善財務制度,對于違規操作行為進行懲處。使得財務制度與內控制度不完善,同時落實效果不理想,造成部分財務數據出現不真實的情況,因此結合實際完善內控制度也是提高財報數據真實性的有效措施。業務部門存在瞞報與虛報數據的情況,直接影響到財報分析的準確性。要求結合構建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指導與監督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與規范,約束內部工作人員。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強化財務監督,影響資金運行的安全性。針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松散的現狀,全面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或者構建企業審計機構,持續完善財政監督機制,嚴格審核各項財政支出,并對賬目進行定期盤點。加強對企業領導干部的監督,避免出現貪污犯罪或徇私舞弊的情況,加強監督與管理白條抵庫現象,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采取適宜的懲處方式。
4、會計信息化建設,做好設備日常維護
企業推進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時,要引入相應的財務軟件、硬件設備等。企業針對財務機房安排獨立工作環境,并制定嚴格的維護制度,避免環境潮濕或存在大量灰塵。財務人員熟練掌握計算機運用技巧,當出現質量問題時可以采取優化解決措施。同時推進財會管理工作的會計檔案管理,財會信息化建設背景下大量財會信息存儲在計算上,容易出現財務信息外漏的情況,因此要做好預防避免出現數據丟失、外泄。
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融合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完善內部管理體系,通過構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方式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隨著現代企業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依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內部控制制度,避免出現制度落后實際的情況。定期開展計算機殺毒工作,并強化防火墻建設,及時升級更新殺毒軟件,避免出現外部病毒入侵的情況。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并將各方面責任詳細劃分,設置好財會人員的權限,保證操作安全,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每個財務崗位都有專人負責。部分企業處于成本考慮有意識的控制財務人員數量,造成內部出現兼任情況,影響到崗位職責的發揮。針對這種情況,企業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引入合適數量的財會人員。
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企業在提供就業崗位與穩定社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企業做好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改善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控制方法,推動現代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祝洪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現代商業,2019(21):118-119.
[2]任志鑫.“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9(20):144-145.
[3]花詩慧.風險管理與內控管理在企業財務領域的結合及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7):176-177.
[4]裴文君.企業財務風險內控建設有關問題的探討框架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9(13):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