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師成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大多數企業選擇從自身出發,規整自身的不足,提高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水平。其中制造型企業是發展最為迅速的,中國制造也在慢慢進入到國際市場中,中國制造的質量逐漸得到國際認可。其中制造型企業中的財務問題是企業最關注的話題,內控管理是針對財務做出的一系列統籌性計劃,使企業資金運行順暢,安全,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也是監管財務實施方向,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人員考驗的方式,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進行順利,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整體經濟實力,以及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綜合水平。
關鍵詞:制造型企業 財務 內控管理
經濟市場的競爭力逐漸激烈,制造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愈來愈大,如何穩定企業的經濟實力,掌握經濟市場的動向是目前制造型企業之間最關鍵的問題。制造型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影響著企業發展的腳步,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導致企業在管理方式及手段上不全面,沒有起到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應有的效果。企業的財務管理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在實際的內部控制中,對其的建設也相當重要,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引發的問題,會逐漸演化,成為企業最大的絆腳石[1]。因此,制造型企業必須總結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建立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方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制造型企業財務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缺乏財務管理制度
制造型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中缺乏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要求欠缺,管理方式趨于一種沉默式的管理,沒有一定的正常財務保障。企業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涉及的財務管理環節沒有合理的分工,導致財務內部控制人員的權責分配不明確,很多財務體系沒有得到詳細的劃分,內部控制部門沒有統一、協調的工作模式,職責執行混亂。
(二)忽視成本管理
企業的資金成本是日常運行中必不可少的資金量,成本的降低會造成企業資金量的運轉,而成本管理并不單單是資金管理。制造型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受傳統財務管理的影響,在制造材料和生產的成本中增減成本量,導致制造出的產品質量不過關,造成一定的資金損失。企業的員工待遇也是成本管理中很重要的一步,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企業制造生產的效率。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很容易忽視的一點,在實際的操作中,企業涉及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導致企業出現資金不足,制造生產的產品缺少一定的質量保障,使企業的發展受到滯后的影響,造成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危機[2]。
(三)缺乏財務風險意識
企業在規避財務風險的意識上比較欠缺,沒有全面的財務風險意識,對財務風險把控不足,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人員也缺乏相關的財務風險規避知識,財務風險評估程序趨于流程化,沒有較為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
二、制造型企業針對財務內控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培養高素質的財務內控人員
企業在對財務內控管理人員的要求上必須有所提高,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內控管理經驗,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夠憑借自身的調控能力,組織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明確分配各級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且具備專業能力及素養,有調節自身工作方式的能力,在一定環節中有良好的實際效用。高素質的內控人員的專業技能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在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中的辦事效率必須符合企業財務管理部門需要的級別,且能夠設置一定的監督機制,管理好企業的財務狀況。
(二)完善財務內控系統
1.健全的財務內控制度
企業需要完善自身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模式,內部控制管理人員在實行財務內控制度時,需要明確財務管理實際需要的有效管理手段,其提供的內部控制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效用,再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從實際情況出發,穩定企業的財務管理控制制度。
2.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
針對企業財務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保證企業財務進賬及出賬明確的記錄,增強企業財務管理中可操作性,通過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的建設,不斷優化建設的目標,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一同發展。
(三)建立監督及考核機制
企業建立監督機制是為了使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實施得更為順利,貫徹全面的管理理念及策略,將所有財務管理措施落到實處,規整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使企業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實施[3]。設立考核機制能夠優化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方案,針對提出有效管理方案員工的嘉獎措施,而對于一直未有進步的管理人員實施降職處理,使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具有公平公正性。完善財務管理中的監督及考核制度能夠將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優化措施做到最大化,有效規避企業出現財務狀況。
(四)增強成本管理理念
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涉及的管理理念需要進行提高,提高企業在確保一定成本的情況下,保障制造型企業制造生產的產品質量,并將制造生產的材料采購成本降低,優化制造生產工藝,在成本限定基礎上創造足夠的利潤。制造型企業在降低產品質量成本的前提下,縮減企業產品返工的概率,并將制造殘次品的成本計入員工作的考核中,以此來減少員工失誤的概率。企業在正常的成本管理中,需要對完整的日常成本開銷進行記錄,并依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日常管理的開支,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開銷。
(五)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著不小的財務風險,在實際情況中,企業在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上有很大的改善。而且企業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再增設專門的財務風險監管部門,專門監測企業的財務風險,為企業提供最大化的風險監控機制。在明確風險監管部門職責后,再增強其同和其他部門的交流,確保部門之間的協作與分工,并嚴格監測財務風險評估,實時進行全面的風險評測,降低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結束語
制造型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中涉及的問題通過制定一系列可行性的解決措施,制定財務內部控制機制,針對財務管理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以及進一步加強對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合理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促使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淑華.加工制造企業內控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建議[J]. 財會學習, 2018, 206(32):249-250.
[2]崔穎奕.淺析制造業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納稅, 2019, 13(12):273-274.
[3]白衛東.中小制造業企業產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納稅, 2018, 12(34):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