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迪
摘 要:“四有”好教師標準的提出是當今時代新形式的必然要求,是規(guī)范教師隊伍的內在需要。本文通過對“四有”好教師標準的解讀,從“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體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四個方面對高校青年教師自我提升方法進行了闡述,可望引起高校青年教師的共鳴。
關鍵詞:“四有”好教師 師德修養(yǎng) 仁愛之心
一、標準提出:“四有”好教師標準提出的現(xiàn)實背景
(一)是當今時代新形式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應努力實現(xiàn)教育的均衡、公平發(fā)展,培養(yǎng)“四有”好教師隊伍,有效的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另一方面,當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尖端科技的競爭成為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而科技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離不開先進的教育和高科技的人才。高校教師總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及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
(二)是規(guī)范教師隊伍的內在需要
各大高校是培養(yǎng)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的重要思想陣地。高校教師在培養(yǎng)青年人才時,不僅要教會學生專業(yè)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讓其成為德才兼?zhèn)淙姘l(fā)展的人才,由此可見, 高校教師責任之重大。然而現(xiàn)行教師隊伍中存在著諸多職業(yè)道德失范問題。規(guī)范和引領教師隊伍健康發(fā)展迫在眉睫。
二、標準解讀:“四有”好教師標準內涵
(一)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成為“四有”好教師的前提
理想信念猶如精神旗桿,是未來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燈。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高校教師只有樹立“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才能不受錯誤思想和外界誘惑的影響,才能真正熱愛自己的事業(yè),享受教育帶來的快樂,才能不斷反思教育的意義,實現(xiàn)教師的自我成長和教育改革的推進。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成為“四有”好教師的核心
強調教師應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是強調教師應有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其次是強調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要在內心建立道德律令,堅守道德情操的底線,要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保持一種使人性向上的力量而不隨波逐流或沉落墮落。最后是強調作為教師,應該以身立教,言傳身教,要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耳濡目染,既學得知識,又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
(三)扎實的學識是成為“四有”好教師的基礎
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廣大教師在熟悉教材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還應進行廣泛的學習,與時俱進。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應保持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學習先進的、高效的、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
(四)仁愛之心是成為“四有”好教師的關鍵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擁有最深厚的仁愛之心。一是要關心、呵護學生。好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心上,關心他們的生活冷暖,指導他們全面發(fā)展。二是要尊重、寬容學生。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當學生犯錯誤時,要幫助他分析原因,改正錯誤。三是要理解、欣賞學生。在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尊重個性,健全學生人格,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標準踐行:高校青年教師自我提升方法
(一)“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
古語云“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經(jīng)師”是精于知識傳授的“授業(yè)解惑”者,“人師”是善于塑造靈魂的“傳道示范”者。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是“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擔負起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一方面要好好利用課堂,積極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讓思政進課堂。另一方面,要嚴守教學紀律,堅決杜絕有損國家利益和有害學生健康成長的不當言論。
(二)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
高校青年教師應不斷提升道德修養(yǎng),樹立為人師表的優(yōu)良典范。可以通過課堂講授、擔任學業(yè)導師、實踐導師等各種途徑,走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在與大學生的親切互動中全方位的把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傳遞給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培育學生的人格、以高貴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以優(yōu)雅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
(三)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體系
首先,高校青年教師應結合學校對于相關學科的發(fā)展規(guī)劃,對自己的教育事業(yè)有一個職業(yè)規(guī)劃,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學習研究。其次,高校青年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參與學校開展的相關學習培訓,接受專家的指導和同事的幫助。最后,高校青年教師應積極參與相關學術會議,時刻關注學科前沿知識和時政要聞,做好引導者的工作。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高校青年教師應以好朋友的角色關注、關心、關愛學生,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一方面,通過課間與學生的交流、QQ、微信等新媒體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關注和需求點。另一方面,應在學生學習生活遇到困難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要敞開心扉與學生談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分享成長經(jīng)歷、人生感悟、情緒情感,在分享的過程中進行適時的引導。
參考文獻
[1] 陳俊意.高校教師學術成就與社會責任感的關系—以重慶14所高校教師為樣本[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8(03):48-50.
[2] 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9-10(2).
[3] 楊元芳.論民辦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失范問題及提升策略[J].法制與社會,2018(0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