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帆
【摘要】:學業情緒和學生學習過程有著密切聯系。積極情緒對于學生的學業有著積極的正向作用,然而消極情緒對于學生的學業有著極大的阻礙作用。本文主要探討消極情緒的產生的原因,分別從學生自身,班級環境和家庭因素方面進行分析,并對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使學生對學習保持積極的興趣,降低消極情緒的產生并積極應對。
【關鍵詞】:消極情緒 學生個體 班級環境 家庭因素
一.學業情緒概述
學業情緒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的與其學業相關的各種情緒體驗,包括學生在得知其學業成敗后體驗到的情緒以及在課堂學習中或課后做作業以及考試期間等學業情境中所體驗到的各種不同的情緒【1】。2002年,Pekrun等人提出學業情緒的控制價值理論,并首次明確了學業情緒的概念??刂?價值理論將學業情緒定義為和學習活動、學習結果直接相聯系的各種情緒,包括快樂、期望、自豪、放松、生氣、焦慮、害羞、失望、厭煩等 9 種具體的情緒【2】。其中這9種情緒又可劃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積極的學業情緒是學生進步的動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更易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如學生上課回答的問題受到老師的表揚,會加強該同學學習的自信心,加強對該老師和該門學科的喜愛。消極的學業情緒對學習成績有反向預測作用。當情緒喚醒水平很低時,師生的神經系統可能還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感覺信息可能還沒有暢通,師生記憶的提取受到壓抑,知覺和思維速度仍被延緩,精力沒有恢復,興趣也不濃,激情也不高。教師授課很難有條不紊和全面生動的展開,學生在一堂課結束后,除疲憊不堪外,也將可能一所無獲。本文將要探討的是中學生學業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
第一,學生個體自身的因素對學業的負面影響。即學生對自己能否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習材料的評估。首先,學生自我效能感低,這部分學生往往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差,天生不善于學習。因此,在課堂活動中消極參與或拒絕參與,這種情況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逃避學習。其次,就歸因方式而言,有些學生將學業的失敗歸結為外因【3】。比如學習任務難度高,運氣太差,身心狀態不好等都導致學業興趣薄弱,對學業產生厭倦,無助等消極影響。有些學生也會歸結為內因,比如歸因于不努力或無能。不論是歸因為外因和內因,都是學生個體自身產生的錯誤消極歸因。再次,成就預期對學業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成就預期比較低,對學習的興趣就不濃厚,很容易產生不好的情緒。但成就預期如果較高,學生在完不成任務之后會產生沮喪,難過,自卑等消極情緒。因此,較低的效能感,錯誤的歸因方式及較高或較低的成就預期都是學生自身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
第二,班級因素對學生學業的消極影響。首先體現在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是影響班級和諧穩定的因素。班級凝聚力越大和向心力越大,班級越團結,班級整體的學習水平就更加高。反之,缺乏凝聚力的班集體,整個班級整體水平也就不高或者普遍學習的情緒也就低落。同時,使得學生之間充斥著惡性的競爭關系,這種惡性的班級氛圍勢必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等心理情緒,對于班級活動不積極參加,對班級事件無任何興趣。其次,就教師方面而言,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師消極情緒的投射;教師語言表達欠佳;缺乏應有的教育機智;教師領導方式不民主等都會使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對教師產生不信任感,對課堂沒有興趣。
第三,家長對學業的過高期望。家長與孩子交流時,缺乏民主和溝通。如與孩子說話時,語氣經常帶有否定的意味,這種訓斥的管教方式直接影響了親子關系,使孩子對父母產生了恐懼,加重了孩子在學校過程中的擔心和焦慮的情緒。大部分家長看到孩子在玩樂的時候,便會責罵孩子,要求孩子盡快學習,這不僅加重孩子的負擔,更易產生學生消極的學業情緒。
三.應對措施
首先,對學生個體的建議。增強與同學聊人際關系的意識。溝通是拉近心靈距離的重要渠道,及時與同伴進行溝通能拉近與傾訴者的關系。與同伴聊人際關系是擁有好的同伴關系的重要方法,用正確的方式積極與同伴進行人際關系問題方面的溝通,不斷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提高情緒管理水平。適當的情緒管理是與人愉快交流與相處的重要前提,面對同伴交往中的問題抱以寬容和理解的態度,不因小事情與同學之間出現摩擦與誤會,要用溫和的交往方式對待班級同學。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多用移情的方式體諒同伴的情緒,學會與他人相處。
其次,對學習環境的建議。注重班風建設。把班風納入班主任班級管理績效的評定中,良好的班級氛圍促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良性競爭,不斷進步。提高教師教學機智。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態,能夠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調動氣氛,讓學生在興奮愉悅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應當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協調合作的人際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要真誠地關心愛護鼓勵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具體教學內容上因材施教,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體驗到學業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興趣。
再次,對家庭環境的建議。創設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教育者、保護者和最親密的朋友,融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設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關心孩子的生活,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理解他們的行為,寬容他們的過錯,不要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和壓力。
四.結論
學生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多樣,對于學業會產生厭學。因此學生自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自信力,也要為學生提供積極愉悅的學習環境和家庭環境,不斷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俞國良,董妍.學業情緒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教育研究,2005,( 10) : 39 -43
【2】 Pekrun R. The control -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ssumptions, corolla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6, 18: 315-341
【3】吳曉瑋,葛明貴.初中生社交歸因學業成績與同伴交往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11):1383-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