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摘要】:近年來中國科技等都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世界之首的互聯網覆蓋率仍在上升的通道,最早Facebook等到近年來男女老少都在使用的QQ、微信都是互聯網時代產物。它是一個不受任何限制的自媒體共享平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好就有壞,微時代的今天也是如此。因此有必要對微文化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進行分析,找出并解決問題,發揮教育價值與優勢。
【關鍵詞】:微時代 高校教育管理 措施
引言:當今社會互聯網下的微時代生活顛覆了人們生活方式。微時代簡單理解就是微文化時代。像QQ、微信等都是供大家交流互動平臺,利用上述技術人們不需要面對面就能及時看見對方且交流。只要點擊幾下手機想看的書籍資料就會展現在眼前。同樣它的劣根性也凸現出來了,人們變得愈發懶散尤其對我們的孩子們的侵害更深。因此,給各高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一、微時代影響高校教育管理
(一)微時代使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舉步維艱
“凡事有利就有弊,“微文化”背景也是如此。近年來中國的農業、工業、醫療、軍事及教育等都在極速行駛。穩居世界之首的互聯網覆蓋率仍有上升空間,最早的微博,Facebook臉書、電子郵件到近年來家喻戶曉不分男女老少都在使用的QQ、微信等都是互聯網時代的計算機技術產物。它是一個不受任何限制的自媒體平臺,也屬于大眾的共享平臺,它不分男女老少通通都得到它的雨露。還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的有像亞馬遜、京東、拼多多、唯品會、愛淘寶等等平臺都能體現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進入了微時代,在生活上實實在在的方便了許多。世界上的事都是很微妙的,凡事都有兩面性,微時代的今天,利用上述技術人們不需要再也跑圖書館借書看書了,只要動動你的手機,點擊幾下你想看的書籍資料就會全部展現在眼前,真是讓人應接不暇,取之不盡取之不竭。它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受時間,不受空間限制,具有極大的自由開放性,這與傳統的束縛的管理模式相碰撞,當代大學生喜歡接觸的各種網絡信息,信息從四面八方而來、多、雜、量大而作為高校管理層的工作人員卻無法做到第一時間進行篩選。尤其是一些不良的違法的,容易使人尤其是大學生易上當受騙的信息虛假信息、詐騙信息鋪天蓋地,如若再不及時更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教育必將永久失去教育管理學生的最佳時機。當下在這個網絡微時代的背景下,存在著大量的像上個世紀的微博、電子郵件、Facebook臉書及近年來流行的QQ、微信等通訊工具及各種贈送有獎的app軟件。人們能最大限度的接收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區域的信息,甚至可以在同一時間接收無數條不同的信息,學生也無一幸免不管優良、好壞、善惡全部照收無誤的接收,而這些信息正確與否卻無從查起,如若接觸了這些不良的信息勢必會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影響。
(二)樹立班風學風困難重重
在當今社會網絡微時代大背景下,如何建立優良的班風學風是關系到每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是高校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如若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不僅自己充滿了學習動力同樣還會感染帶動身邊的同學共同學習進步。從此就能借此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成績就提高了。反之,學生的一生將被無情的葬送,每個學生是整個家族的希望,是國家的希望。由此可見,有一個好的班風學風是十分重要的。當今社會,尤其是在微文化背景下,社會需要大量的各學科各行業的專業人才,可是由于微文化下要建立高校良好的班風學風困難重重,因此很難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所以,針對這種現象,大多數高校管理者只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把學生分散的心集中到學習這邊來,如何具體實施有待于以下討論。
二、微時代如何提高高校管理
(一)唯有創新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長時間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一些年長的老教師們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所創新。所以,大部分仍然在沿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內容單一,講解起來枯燥無味,比如:在教學計算機課上,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示范講解而沒有實際操作,學生就處于被動接受的尷尬場面,這樣是不利學生提高計算機技能的。因為計算機課是一門操作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學生只有通過動手反復實際操作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可以用遠程app藍膜云端進行考試,實現讓遠在學子完成考試的目標。
因此,現在對高校管理創新迫切需求。希望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微文化時代信息對廣大大學生的沖擊。急切的需要教育教學管理者通過具體案例講解,讓學生懂得有些信息具有災難性不可逆轉的深度傷害,要會有選擇的進行篩選,知道哪些能看哪些不適合。堅決杜絕打壓學生不良觀念的形成。
(二)有效提高教學者的綜合素養
要想在某學科領域有自己的獨特創新,教師就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素養,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才能在這種微文化大背景的沖擊下把迷失的學生帶動吸引回來,從而才能有效的推動整個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用app釘釘對學生進行準確的管理。
(三)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
除了上述兩點外,對高校學生管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向能夠進行準確的定位。現在大部分學生處于迷茫狀態,不知道將來能做什么,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還有當前的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沒有及時的跟進,更新速度較慢,課堂上學生拿著手機不停的刷屏,每天都處于渾渾噩噩的狀態,在學習上根本沒有積極主動性。因此,我們高校教育管理人員肩負著歷史使命,擔子比較重。作為管理者應該積極引領帶動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價值所在,能夠準確的把握學習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有明顯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作用下開發了app軟件,創造了無數的交流平臺,顛覆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只拿一部手機就能云游四海。人民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也深陷微時代危害之中。例如:不管是街上行人還是公交車上的乘客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手機,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低頭族。就連各個高校時間充裕的高校大學生也不例外,因此,各個高校更需要高度關注,以便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金紹榮.“情理”兼“治理”范式的大學生管理倫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李洪波.基于演化視角的高校輔導員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10.
【3】張冠鵬.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