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杰
【摘要】:社區階層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我們要從兩方面去理解,它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本文從社區階層化的概念寫起,分析了現階段我國社區階層化的現狀及特點,以及它的發展趨勢,最后寫了社區階層化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社區階層化發展已經無法避免,我們要趨利避害,使社區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社區階層化 房價 社會階層
1社區階層化
1.1社區階層化的含義
關于社區的階層化, 人們很容易想到的是住房的階層化,因為住房的階層劃分是非常明顯的。社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環境的優劣、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等方面決定了一個社區的層級,通過房價這一指標可以簡單的判斷一個小區的綜合水準,和該市的平均房價對比,也可以反應這個小區在城市中的定位。
1.2社區的階層組成
所謂的社區階層化,是指同一社會階層逐步向和自己社會地位相匹配的社區聚集的過程,社區成員的集中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原有居民組成發生變化,當在某一小區居住的人社會地位提高以后,就傾向于選擇更適合其身份地位的,配套設施更好的小區,與此同時,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再承受居住在這一小區所承受的代價時,就會選擇低等級的小區。第二種情況是新建成的小區吸引相似社會地位和品味的人而形成的,這些人有可能來源于各個地方,他們在權衡自己的能力和小區的綜合水平之后所做的決定,這個聚集和第一種情況有些類似,但準確的說這個過程更像是階層社區化,而不是社區階層化。
2我國當前社區階層化現狀
雖然我國現階段社區的階層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趨勢,但沒有形成普遍性的狀況,在很多高檔的社區里,并不是都住著社會的精英,也有一些文化背景和品味較低的人居住,所以說,不能僅憑社區的優劣就對社區內居住的人群進行社會階層劃分,單從住區質量的角度就得出居民的階層并不合理。
2.1“富人區”和“貧民區”的劃分
“富人”這個階層在中國是確實存在的,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背景下,數量是少之又少,雖然城市中有一些代表富人階層的別墅區,但這并不能成為劃分社區階層的標志,社會的階層化分布,要滿足社會的主體,即適用于大部分人,如果說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沒有出現像別墅區這樣明顯的劃分,那么就不能說中的社區已經階層化。
2.2社區內部差異
每個小區內部也有很大的差距,從一個住宅的裝修、面積等因素來看,雖然屬于同一小區,但可能代表著不同的社會地位和品味的業主,可能屬于兩個不同的社會階層;另一方面,在同一社區內部,也存在這種情況:雖然兩處住宅各方面比較相近,但也有可能他們的主人的社會地位大不一樣。
2.3傳統社區和新型社區
傳統社區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雖然很多設施無法和新型社區相比,但在傳統社區中生活的人們有很強的依賴感和歸屬感,這種小區大多是單位型的,在建設早期,原著居民從事相同的工作,彼此之間的差距不大,屬于同一社會階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部的差異逐步增大,開始出現社會分化,逐步有了非常不同的經濟地位,雖然他們住著同樣的房子,卻屬于不同的社會階層。
3社區階層化的發展趨勢
中國城市居民的收入分化仍然處在進行時并且將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極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劇, 另一方面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間層次的人群將進一步分化成若干層次。 關于這個問題的證明不是本文的任務, 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的大量成果基本都認定了繼續分化的發展趨勢。 收入的階層化雖然并不必然導致居住空間的階層化,但它肯定是基礎, 是前提。
伴隨居民收入的進一步分化, 城市商品住宅價格也將進一步分化。 市場是最敏感的, 房地產開發者將必然按照市場的指引調整住宅建設。調整將主要體現在品格上, 未來城市住宅建設肯定會揚棄今天這樣千樓一面、 百區一面的格局,無論是住房本身還是居住環境, 都將實現徹底的分化, 以滿足對住房的各種層次的需求。盡管目前國家在采取各種政策和辦法限制別墅區的開發,鼓勵經濟適用房的建設, 但住宅品格以及和品格相適應的價格的分化是必然的。
4社區階層化的影響
社區階層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它的影響,我們應該從兩方面分析,在推動社會發展的方面來看,第一,它有利于構建和諧社區,因為現在人們有很強的擇鄰意識,在購買新房時很大程度上會考慮自己周圍人是什么層次、社會地位,最終會選擇和自己身份地位相仿的鄰居,這樣在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審美等方面又相似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會減少鄰里沖突,促進生活和諧。
第二,有利于社區的管理和提供專業化的的服務,比如在小區內建健身房、圖書館等,針對人群的需要往往能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社區的階層化也會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第三,政府開展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面對不同的社區即面對不同的社會階層,因此,政府在開展相關的工作時,更能針對人群的特點,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政府工作有的放矢,起到更好的效果。
5應對社區階層化的策略
5.1政府層面
首先要控制“富人區”的發展,減少高檔住宅,高檔小區建設,從土地利用的角度減少住宅兩極化的發展趨勢,使住宅平民化,大眾化。第二,要鼓勵建設“錯層型”住宅,合理安排住宅的位置和價格,實現多層化多樣化發展,滿足不同年齡、收入和社會地位的人的需要。
5.2社會層面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不要歧視社會底層的人,要逐步遏制貧民區的發展,這里不是要在物質方面去否定貧民化, 而是遏制貧民化趨勢,“成功的非貧民化的過程是指有足夠多的人愿意呆在這個地方, 表現出對這里的依賴, 而且也是指現實條件能夠讓他們在這里待下去。”我們要從自身做起,給予他們更大的關心和幫助。社區階層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我們要努力去保持社區的活力和多樣性。
【參考文獻】
【1】 張俊芳.中國城市社區的組織和管理[M].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4.130.
【2】 段繼業.社區階層化:現實抑或可能[J] .社會科學研究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