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鸞
【摘要】: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而曾經作為發行老大的傳統出版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難。消費群體的離去,先前市場的流失,給傳統出版業的困境雪上加雪。為了尋求傳統出版業的重生之道,本文從融媒體時代出版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就其中的困境出路嘗試性進行探討,對當前傳統出版業的重生之路提出一些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 傳統出版業 困境 重生 探索
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逐漸成為時代的寵兒,電子書、手機報刊、網絡出版物、手機網站、數字電視、博客和博客風行于當下媒體市場,而作為紙質媒介為主的傳統媒體出版業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難。
一、當前傳統出版業所面臨的困境
當前傳統出版業面臨的是困境是多方面,有來自外部的,也有來自內部的。外部的主要是新媒體對傳統出版業的猛烈沖擊,比較突出的是電子書、電子雜志、數字報紙的大量涌現,迅速搶占消費者市場,內部的是出版業體制落后、創新性不夠、營銷模式不健全、轉型速度慢等等,造成傳統出版業市場的快速流失。
(一)傳統出版業面臨的外部困局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發展勢頭強勁,迅速搶占傳統出版業市場。新媒體具有快捷、方便、高效等特點,信息傳播速度,信息更新快,而且信息報道全面、及時,受到越愛越多人的喜歡。新媒體制作成本低,價格便宜,而且傳播速度看,閱讀更加方便,所以傳統出版業與網絡技術下的媒體相比不具備任何優勢。
一是電子書、雜志等大量涌現迅速搶占傳統出版業市場。 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大量的圖書以及雜志等不由傳統出版業出版,電子書、雜志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眾面前,比如電子版讀者、電子版半月談等等。這些新興的電子雜志較傳統出版的紙質刊物來說,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價格更加便宜,受到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群的喜愛,給傳統出版業給以了沉重打擊。
二是數字報紙走進人們生活,更加重了對傳統出版業的沖擊。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為數字報紙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數字報紙也慢慢涌上傳播市場,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在慢慢改變人們傳統閱讀習慣。
三是數據庫的發展,使得新媒體的信息容量較傳統出版業內容更加豐富。先前,很多知識和信息由傳統出版業出版發行,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新媒體也開始搶占傳統出版市場,很多知識和信息出現在更加快捷、方便的電腦和手機上,數據庫日益網格化、科技化。
(二)傳統出版業內在原因舉步維艱
我們知道,傳統出版業出現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對人類技術知識的傳播提供了動力和支持。然而當前,由于傳統出版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消費需要,發展緩慢,舉步維艱。
一是傳統出版業機制觀念落后,無法跟上時代發展潮流。由于我國的傳統出版行業中大多數屬于有編制的國家企業,發展缺乏活力,思維守舊,創新意識不夠,而且整個運行機制沒有跟上傳播業發展步伐,使得傳統出版行業出版內容單一且僵化,無法滿足當前讀者多樣化、豐富化的消費需求。
二是營銷模式不完善,對消費市場的爭奪越來越被動。當前,傳統出版物的營銷模式仍是傳統的機械性車間經濟模式,這種營銷模式死板、不靈活,而且機動性、影響力有限,具有較大的弊端,不夠完善,阻礙了其發展和進步。而新媒體出版業現在紛紛采用的是消費者、成本、便利和溝通等四環節密切相連的營銷模式,這種營銷模式更有時代性,更有現代價值,更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接納。
三是傳統出版業從業人員以及企業轉型速度慢,遠遠被新媒體甩在身后。在新媒體出版業剛開始時,傳統媒體出版行業也試著進行技術改革,但由于傳統的出版行業從業人員固化思維,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導致企業轉型速度慢,逐漸被新媒體出版行業甩在身后。傳統的出版行業從業人員中不但思想固化、僵化嚴重,而且技術水平不高、信息技術知識缺乏,不敢開拓思路,不敢采用新方法,不敢進行改革。他們片面地認為,傳統出版行業是最好的,因此不敢就組織結構以及經營模式等進行全面的整改,這給傳統出版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阻礙。
二、傳統出版業重生崛起探索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出版業要想重生,就必須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要進一步整合,積極推進體制改革;要發揮自身優勢,走獨特發展道路;要向新媒體學習,走技術革新之路;而且還要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一)要積極推進體制改革,整合資源
在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傳統出版行業的那種紙質媒介已很難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因此,傳統出版業要改變過去以紙質媒介的主要出版方式,積極推薦多介質出版產品的改革。同時在目前的營銷中,傳統出版行業還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銷售渠道,進行資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對企業的銷售機制進行相應變革。
(二)發揮自身優勢,走獨特發展之路
傳統出版業不同于新媒體,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特點,比如出版物內容深、保存時間長、可反復閱讀等等。因此,傳統出版物也不要妄自菲薄,全面否定自己,要發揮自身權威性的特長,不斷推進自身發展。與此同時,傳統出版物要重視新媒體,向新媒體學習,重視技術,吸收新技術,兼容并蓄,走適合自己的路,力爭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
(三)走技術革新之路,向新媒體融合發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因此,傳統出版行業要想得到重新還要走技術革新之路。傳統出版業必須走新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學習和采用新技術,主動引入新媒體,比如引進網絡、電子報、手機報等,特別是小清新電子書,全面參與文化經營,包括網絡媒體、移動媒體 (手機報紙)、文化出版,電子書包等。傳統出版業要發揮自身權威分析、精辟言論見長的優勢,在內容上取勝,把最核心的內容以及時、快捷的方式提供給受眾,以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贏得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三、結論
總之,大數據時代以及網絡時代已經到來,傳統出版業要跟隨時代大潮,不斷變革創新,增強企業活力。同時傳統出版業還應發揚自己的優點,保持強大的競爭力,走獨特的發展之路,從而建立與新媒體共存共贏的局面,促使自己的重生。
【參考文獻】
【1】正在發生的未來——手機人的族群與趨勢[M].機械工業出版 社,2012.
【2】萬玉山.淺談傳統出版社的全媒體數字出版[J].中國編輯,2012(2).
【3】黃倩.云計算對數字出版模式的影響[J].中國出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