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武
在飛速發展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傳播技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學校教學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將中學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的、直觀的學習環境,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
利用多媒體手段再現學習情景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門類,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結合起來,可將生物學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使知識的呈現更加生動、形象化。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提高了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通過多媒體配合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生物教學資源,讓生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
首先,信息技術使新課導入環節精彩紛呈。興趣是獲取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動力。在新課導入環節,可以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畫卷,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其次,信息技術讓重點、難點呈現與突破不再猶抱琵琶。在新課呈現環節中,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術手段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可以降低學生理解新知識的難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再次,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的整合使學生樂學不疲。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將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相整合的教學模式,既能夠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又能夠讓教師從繁重的教學中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放,不失為一種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新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運用多媒體系統進行生物學教學,不僅可以加強講授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輕松有效地突破各種生物學教學難點。在生物學教學中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能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利用多種感官分析器進行學習。如用形象生動的圖像信號吸引學生的視覺,用適中、悅耳的語言信號吸引學生的聽覺,特別是電教媒體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傳遞中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宏觀世界、微觀世界、遠方或過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和擴展,信息容量加大。此外,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組合,能真正實現視聽的完美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改進信息的轉換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生物學知識,有的抽象性強,有的綜合復雜,有的時空跨度大,難就難在這些知識信息不能直接被學生感知。而多媒體可以把這些信息轉換成一種直觀的形式,使事物真實地再現于課堂,讓學生耳聞目睹、身臨其境。一是化快為慢,化慢為快。一些生物學現象是非常快速的,學生不易觀察。這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根據需要使圖像化快速為慢速,甚至暫停下來。此外,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同樣能夠化慢為快,把持續時間較長的生物學過程在幾分鐘內播放出來。二是化抽象為具體。自然學科中的很多規律是抽象的,這往往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可以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給學生留直觀印象,從而理解抽象的生物規律,突破難點。三是化微觀為宏觀。由于條件的限制,學生不能觀察到微觀的生物學現象。但可以使用多媒體系統進行模擬,并將模擬圖象放大進行演示。四是跨越時空,重現實物。我們的生活空間受很多因素限制,因此不能隨意跨越時空,跨越季節,看到我們想看的事物畫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則可以根據需要,獲得我們想要的信息資料。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根據教學需要,決定是否使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可以對實驗中動態微觀的過程或周期較長的過程進行宏觀連續的模擬,但學生不親自動手做實驗,以多媒體取代實驗教學是不可取的,用計算機制作出來的實驗現象和結果,會讓人產生懷疑,也是行不通的。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代替的,多媒體應用雖然有助于實驗教學,但絕對不能取代實驗教學。
二是多媒體的呈現應該適應教學節奏。教學節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只有藝術地處理各種媒體呈現的頻率、速度,每次呈現時間長短、各種媒體的交叉等,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媒體的效能。
三是多媒體的運用應該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完全放棄了板書。其實,好的板書是一份“微型教案”,能勾畫出本節課內容的結構體系和知識要點,使教師保持清晰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任意修改板書,這一傳統教學手段的特色功能是多媒體無法完全取代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信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