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蜜
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統文化教育對孩子的思想、性格、品行、禮儀、道德、氣質、風度等各方面的塑造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當今我國基礎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正被納入到正常的教學目標中去,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對培養幼兒優良品格尤其重要。作為幼兒教育者,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與幼兒共同成長,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繼續傳承。傳統文化的傳承如何能與幼兒教育更好地相融?
成立傳統文化課題組,共研共學
成立“實施唱游式國學誦讀活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課題小組,并帶領教師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策略研討活動”。由每位教師現場以游戲形式帶領大家誦讀《弟子規》及古詩詞,將《弟子規》和古詩詞內容融入孩子們日常喜歡的游戲中。在體驗的過程中,教師們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大家共同研討更好的教學策略和游戲方法。每位教師積極參與研討,獻計獻策,研討結束后將游戲玩法進行匯總并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融入新策略,使幼兒真正在游戲中學國學、愛國學。
豐富研學方式,充分理解傳統文化
開展“吟誦帶我們走進傳統文化”活動,邀請梨園小學薛紅梅老師進園與教師交流,薛老師針對“什么是吟誦及吟誦的作用”“古今音義、聲調對比及聲調的意義”等幾方面讓大家更加了解吟誦?;顒硬粌H包括講座還有現場實踐,薛老師帶領全體教師現場展示吟誦帶來的傳統美感和韻律感,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到吟誦所產生的濃烈古典風味?;顒拥拈_展讓教師更加了解了吟誦的作用和意義,學會了吟誦方法。此外,本園還開展了“吟誦美妙聲韻,彰顯教師風采”展示活動。吟誦時教師們聲音響亮,表情自然大方,充分展示了吟誦才華。每個組展示不同的吟誦風格,展示的每一首詩文,都帶來了視覺、聽覺美的享受。初次接觸吟誦的老師們在活動中,深化了對古典詩詞的理解,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心靈,提升了品味詩文的審美能力。在理解古典詩詞的基礎上,教師也掌握了一定的吟誦技巧,提高了文學素養。
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展現幼兒風采
開展“古韻童聲、弘揚經典”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各班幼兒以說唱、朗誦、表演等新穎有趣的形式誦讀經典詩文,展現經典國學文化。各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詩文和表現形式,孩子們稚嫩的童聲、鏗鏘的語調和韻味十足的神情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誦讀本領,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把中華經典文化的內涵和精髓生動地表現出來,讓幼兒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為了能給孩子一個展示棋藝的平臺,我們還開展了“幼兒圍棋比賽”活動。中大班組30多名幼兒參與了此次比賽?;顒拥拈_展詮釋了對弈禮儀和博弈文化,并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棋藝興趣和水平,培養了幼兒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同時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彰顯班級特色
元旦時,班級開展“迎新年、寫福字”主題活動?;顒友埪斅敯鄡擅麗酆脮ǖ募议L志愿者為孩子們講解“?!弊值膩須v和意義,并且現場演示、指導孩子們寫“福”字。每個孩子都親自執筆,認真感受毛筆帶來的流暢感,在家長志愿者、教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福”字作品完成了。活動既激發了孩子對中國漢字的興趣,又為幼兒園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也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藝術形式。于是,明明班舉行了“家園共育之玩轉剪紙”的活動,讓家長走近孩子的生活之中,和孩子們開啟了剪紙之旅。剪紙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促進了家園共育,讓孩子們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培養了孩子對美的感受能力。
吸收教學經驗,挖掘新的教育方式
基于以上各項活動,筆者仔細研究后發現,活動涉及的內容還是不夠豐富、不夠全面。我認為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還可以多加入一些關于古典文學學習的內容,如中國的經典故事、成語故事、唐詩宋詞等。另外,中國的傳統民間游戲已經面臨嚴重斷層的困境,在幼兒園中大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萌發民族自豪感。另外,通過對古典文學、經典故事、成語故事、傳統節日以及民間游戲活動的接觸和學習,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明顯增強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非常愿意誦讀千字文、三字經、唐詩等古典文學,也逐漸地喜歡上中國的一些經典動畫片。他們開始對中國的民間游戲和活動有了一定的接觸和了解,并由此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萌發民族自豪感。
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讓傳統文化教育從幼兒教育開始,我們身負重任,我們將不斷研究、學習,將中國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作者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梨園鎮新城嘉園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