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君
輕煙細雨濕平蕪。在黃國欽老師的夢幻思緒中,這樣一個掩映著雨簾的奇境就這么走進了我的心中。放眼望去,仿佛腳下的石板路蜿蜒而至的那片遠方,便是那籠罩著煙雨的潮州。
潮州如一個淡雅美好的女子。她走過的,是在寬不盈丈的小巷、是清新儒雅的宅邸;她見過的,是朦朦朧朧的煙霧、是飄飄緲緲的細雨;她所想的,是春天遺留的芬芳、是清清淡淡的山水。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只是天上之景,但在這樣飄然脫俗的文筆下,一切都成了理所當然。在這樣溫潤的山水之中長成的,自然也是如玉如花的人們。頭戴鮮花、腳踩木屐,女的飛針走線之間織成繡花抽紗;右揮木錘、左舞雕刀,男的精雕細琢之間刻出木雕瓷瓦。就連那再尋常不過的大街小巷中,也蔓延著朗朗的讀書聲。
在黃國欽老師的心中,他是被潮州美麗而朦朧的景色沉醉了,還是被潮州親切和藹的人文自然吸引了呢?在潮州這個小城里,沒有了疲倦,也沒有了紅塵的幽思,人們終于可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掩藏在塵世間的寧靜美好。那些描繪江南的詩句里所寫的“清風飄,細雨遙。一荏清風一生漂泊,一絲煙雨一世搖落”也不過如此吧。
我在一個清風徐來的日子里,細細品讀完了這篇《煙雨潮州》,潮州的那種清淡優美的氣氛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的內心也被這種寧靜之美激起了層層波瀾。在這顯得過分喧囂功利的塵世間,竟還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去處。我涉世未深,卻早已對人間險惡之事有了幾分不成熟的認識,也能隱隱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壓力。想必黃國欽老師在歷經世事多變之后,也在追尋著這樣一份安逸吧。他在這篇文章中曾寫道“如今,廿四墩依舊,橋下,卻沒有了六篷船競夕的軟語潮音”。想來老師在描繪潮州的美景時,也在感嘆歲月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這種平凡的情感、不平凡的表達,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