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
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習近平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要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扎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
習近平強調,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習近平:脫貧攻堅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肯定甘肅近兩年的工作,希望甘肅廣大干部群眾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大環境保護和整治力度、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
習近平指出,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堅定信心不動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些年來,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今后兩年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要咬定目標不放松。脫貧攻堅的標準,就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脫貧標準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要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聚力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加大對非貧困縣、貧困村內貧困人口的支持,嚴格執行貧困縣退出標準和程序,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要整治問題不手軟。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要高度重視并堅決克服,提高脫貧質量,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要落實責任不松勁。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把責任扛在肩上,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強化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大扶貧格局,貫徹精準脫貧方略,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要及時予以幫扶。貧困縣摘帽后,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轉變作風不懈怠。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強化作風建設,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要及時糾正脫貧攻堅中反映的干部作風問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完善和落實抓黨建促脫貧制度機制,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對一線扶貧干部關愛和保障。
習近平最后要求大家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李克強: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落實對特殊貧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加強后續扶持。對摘帽縣和脫貧人口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段時間,鞏固脫貧成果。完善考核監督,用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成果。越是到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
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近14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穩定糧食產量,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穩定生豬等畜禽生產,做好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加快農業科技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創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務工收入是農民增收的大頭。要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抓緊制定專門行政法規,確保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
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廣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成果。深化集體產權、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供銷社等改革。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健全糧食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改革試點。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廣袤鄉村必將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