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n









2018年9月之后,中國各產區的2018年采收報告相繼出爐,有喜有憂。雖然目前尚無官方數據出爐,無法得知最準確的產量情況,但是對于質量,業內人多少已心中有底。總體上,中國葡萄酒產區的2018年,依然挑戰與驚喜并存,大多數人持樂觀態度。
前段日子,關于國產葡萄酒產量的討論在升溫。國產葡萄酒自2012年進入調整期以來,總產量連年下降,到2018年連續第6年減產。2018年1-12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62.9萬千升,同比下降7.4%。有媒體指出:“2018年1-12月,納入到國家統計局范疇的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212家,其中虧損企業48家,企業虧損面為22.64%。1 -12月,規模以上葡萄灑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288.5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9.51%……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2.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97%。”有觀點認為,受進口葡萄酒等影響,國產葡萄灑市場受擠壓,導致不少企業不得不減少產量。其中在銷售等壓力之下,中國冰酒的主要產區恒仁從2016年起產量就下跌,2018年降幅更明顯,葡萄園面積出現萎縮。
除了市場,天氣等外部環境也帶來不少調整。譬如寧夏春季部分地區的倒春寒,使得早熟品種影響很大:蓬萊產區的2018年更是一波三折。如此看來,國產葡萄酒的2018年似乎面臨不少挑戰。事實究竟如何?一切是否應該以量說話?201 8年國產酒的質量趨勢如何?不如,以四大產區的采收報告來回答—二。(部分資料:葡粹俱樂部)
山東膠東半島:上天厚待的一年
從產業規模來說,山東是當之無愧的葡萄酒第一大省,其釀酒葡萄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對于膠東半島來說,經歷了前期普遍干旱、后期多降水,總體頗具考驗的2017年,到2018年,雖然有些地方頗為曲折,但總算歡喜收尾,迎來豐收年。
在蓬萊產區,天氣考驗多多,一波三折。先是2017年冬的極端低溫,到2018年3、4月的氣溫驟升驟降,變化劇烈,部分葡萄園萌芽不齊,或萌芽較早的葡萄遭受早霜凍。到5月冰雹襲來,又夏季持續高溫、干旱,再到8月下旬的幾場大雨,挑戰連連。高溫干旱可減少葡萄病害,但也使得葡萄有機酸代謝過于旺盛,造成葡萄果實成熟期(尤其是早熟白品種)總酸偏低。
到立秋后出現轉機,氣溫驟降,這有利于葡萄糖分積累和著色,同時也降低了果實病害發生率。緩了一口氣后,更大的考驗來了,9月底、10月初,連續發生三次冰雹,幸虧冰雹顆粒較小,沒有對葡萄果實造成損害。如此波折中,在專家指導和葡萄園管理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最終還是喜獲豐收,產量增加,中晚熟紅葡萄品種產量和質量也有所提升。而且總體上,病蟲害比較少,葡萄成熟度高,糖度大部分充分成熟,酸度保持較好,品質不錯。君頂酒莊的基地部副經理鐘曉敏表示,赤霞珠、小味兒多、小芒森總糖都很好,收成非常好,其中遲采小芒森糖度達到了35度。
相對來說,青島萊西全年的天氣則相對更平穩一些,總體上以持續晴朗多風的天氣為主,且降雨分布均勻,葡萄生長期日照時長明顯高于歷年,這在過去十年十分罕見。九頂莊園生產總監閆志剛在2018年采收報告總結中表示:“2018年對于我們酒莊來說是最為慷慨的一年。”“酒莊迎來了又一個品質極佳的年份。早春抽凍雖然對赤霞珠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產量明顯低于往年,但其他品種長勢優異。5月份的80mm降雨保證了各品種萌芽的整齊度。”“樹體健康沒有病蟲害發生,葡萄果實整齊度好且多汁,百粒重明顯高于往年。”
河北:值得期待的年份
河北是僅次于山東的產業規模第二大的產區,葡萄灑主要集中于北京西北部的沙城產區(包括懷來縣和涿鹿縣)以及秦皇島地區(主要包括昌黎和盧龍縣)。總體上,2018年是值得期待的年份。
懷來產區,不少酒莊捷報頻傳。其中,懷來東花園鎮的河北馬丁酒莊的釀酒師李榮杰表示:“今年東花園鎮成熟期氣溫偏低,降雨很少,晝夜溫差15℃。9月底至10月初有兩次大降溫,夜間最低溫度到0℃,晚采收的葡萄葉片部分受凍,葡萄干縮。今年的年份葡萄成熟好,風味物質積累豐富,釀酒葡萄生長期和成熟期相對往年較長。”總體是不錯的年份,他期待能釀出優雅馥郁的葡萄酒。
紫晶莊園201 8年的采收也不錯。這一年,前期降雨較少,土地干旱,到7月份降雨明顯增多,增加了病害防治工作的難度,但到9月份,晴天的天氣較多,晝夜溫差也較大,所以對葡萄的質量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對于秦皇島產區來說,2018年是一個好年份。據朗格斯灑莊生產部經理張東升介紹,葡萄采收于10月19日基本結束,赤霞珠、馬瑟蘭等品種糖度達到很好的水平,且葡萄的衛生質量非常好。仁軒酒莊的釀酒師王成武表示,今年采收期前40多天未降雨,對葡萄來說是個非常好的年份。赤霞珠葡萄今年品質不錯,白玉霓酸度、糖度達到很好的平衡,是非常好的白蘭地原料。總體上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年份。
寧夏:充滿挑戰
在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這個中國最具活力的葡萄酒產區,2018年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年份。回顧2018年,賀蘭山東麓產區在3月經歷了罕見的高溫天氣,平均溫度比2017年同期要高出6℃,葡萄萌芽時間提前,但到4月卻遭遇霜凍,造成減產。在8月的轉色、成熟階段,寧夏又迎來兩場強降雨,部分酒莊葡萄園有感染霜霉病、灰霉病,有些管理不到位的葡萄園在采收前葉片已經全部發黃。此外,葡萄轉色也不甚理想。賀蘭山東麓產區的2018年份要比以往更具挑戰!
在東麓緣酒莊,雖然采收天氣比較好,但始終難以扭轉局面,最終2018年份葡萄不是很滿意,紅果較多,酸度較低,由于采收較晚,葡萄脫水比較嚴重,出汁率比較低。寧夏麓哲菲葡萄酒莊也挑戰重重。3個地塊的葡萄表現不一,其中20年樹齡園為赤霞珠和品麗珠,但出土后受霜凍影響,一茬果受凍嚴重減產。后期采收階段,9月23日出現霜凍,整個樹體全部受凍,采收時葉片已全部干枯,果實萎蔫。12年樹齡園為赤霞珠,整體果實成熟度較好,籽的成熟度略差。5年樹齡園在成熟后期受到霜霉和灰霉病嚴重影響,采收前霜凍對樹體和果實影響嚴重,因樹體弱小,部分果穗果梗未成熟,果實成熟度差,受霜凍影響后,果實干縮,成熟度不好。
對于御馬葡萄園來說,2018年的極端天氣頻繁出現:4月的晚霜凍;5月底葡萄開花期間的兩場大風:6-7月份的干旱;8-9月份的降雨異常給霜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帶來困難;10月的早霜凍使葡萄萎蔫濃縮……波折連連,在品質方面,富有挑戰。但御馬基地的葡萄防病工作到位,沒有灌溉白露水,霞多麗和黑比諾提前采摘,葡萄品質整體比較好,糖度高,酸度合適,顏色好,尤其是赤霞珠晚熟品種。據基地統計,產量還是比往年平均降低35%,使葡萄成本高于往年。
新疆:整體不錯
新疆,這個非常重要且有特色的葡萄酒產區,各子產區之間跨度大,風土表現也不相同。在2018年,雖然有部分酒莊受天氣等因素影響而減產,但整體來看,還算不錯。南疆焉耆產區較多波折。2018年前期避開了霜凍危害,卻在花期和坐果初期遭遇大風和短時冰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減產。全年天氣涼爽,采摘稍晚,但采收階段天氣陰晴交替,反而延長了采收時間,不少酒莊都獲得不錯的收成。其中在軒言酒莊,雖然有的地塊葡萄膨大期缺水,造成顆粒小,出汁率低,生青味不可避免,但總體上,還算不錯的年份。
而天塞酒莊,采收期大多數是晴天,葡萄糖酸比平衡,品質喜人。“相對以往,2018年天塞酒莊算是一個豐收的年份,無論產量和質量都有提高,主要原因是天塞酒莊對種植理念與管理模式的堅持,當然也有幾塊新栽培的葡萄田也達到收獲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天塞酒莊總工程師蔣延軍先生表示。他指出,目前天塞灑莊所有原酒經車間及專家的初步評測,都非常優秀,后期還要看在桶中的發展表現,值得期待。在他看來,2018年的馬瑟蘭表現非常突出,因葡萄糖的成熟度更好,加上這幾年的天塞酒莊獨有的種植培養,使天塞酒莊的馬瑟蘭更具特色,清新、淡雅和更具活力。“就目前來看,整個新疆產區,南疆產區還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年份,一如既往的干旱、陽光、自然有機、科技的種植。”
至于天山北麓,不少灑莊表示,收獲較高品質年份,質優價高。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葡萄灑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段長青教授在尼雅葡萄灑新疆天山北麓瑪河葡園采收時表示:“今年整體雨水較少,在花期時稍受影響。成熟期果粒小,皮厚,果穗松散,風味物質濃郁,如果在采收期天氣好的話,是一個期望值非常高的年份。”伊犁的六十七團1.4萬畝釀酒葡萄則喜獲豐收,普通種植戶的葡萄產量和品質都大有提升。十三連葡萄種植戶王小安種植了4.6畝赤霞珠,2018年收獲了4噸左右,是往年產量的近4倍。而在石河子,紅葡萄采收比201 7年延遲了一周,跟201 6年相似,8月底至9月上旬干燥少雨,白天最高溫度很少超過30℃,晚上氣溫多在5℃-8℃,葡萄糖度積累緩慢,因而有較好的酸度,這在往年是不多見的。在昌吉,唐古大漠酒莊采收期天氣晴好,雖然葡萄著色比往年差,但各品種的酸度普遍比往年高,雖然產量有減產,但品質總體不錯。要注意的是,昌吉葡萄收購價格是3.6元/公斤左右,高的有4元/公斤,最低3.2元/公斤左右,要高于往年。
總體上來說,2018年的采收總量尚無準確數字,但從質量而言,雖然不算是特別出彩的一年,但也穩打穩扎,豐收喜報中有質量見長的好趨勢。實際上,壓力重重的國產灑,經過這些年的加速轉型,近年來展現出越來越多的活力,深圳市智德營銷策劃總經理王德惠相信:“從2019年開始,國產酒產量會重新回到上升軌道,趨于平穩或略有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