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淼
摘要:清潔生產和IS0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都是以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為指導思想來實現環境保護的新理念、新機制。目前IS0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在各種類型企業中得到普遍推廣,本文通過對清潔生產審核的實施和IS0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步驟進行對比分析,尋求二者實現結合的切入點,將清潔生產審核與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相結合,希望更多的企業關注清潔生產,更好地推動環境保護工作。
0引言
進入21世紀后,國家清潔生產政策有兩個重要的傾向:其一是著眼點從清潔生產技術逐漸轉向清潔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其二是從大型企業在獲得財政支持和其他種類對工業的支持方面擁有優先權轉變為更重視扶持中小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包括提供財政補貼、項目支持、技術服務和信息等措施。雖然有著各種優惠政策,并且頒布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但是,目前我國清潔生產在中小型企業的推廣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與之相比較,目前越來越多的各型企業建立了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各組織通過實施環境管理體系,采用系統的方法進行環境管理,以期達到各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隨著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在我國的廣泛推廣,各中小企業不斷深化對這一國際標準的作用和實施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果在環境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多去關注清潔生產部分,必定可以促進清潔生產審核在中小型企業中的推廣。
1環境管理體系與清潔生產的相同處
不論清潔生產審核還是環境管理體系,都是以預防污染為主題思想,強調的是系統的程序化和全面管理。IS014001:2015 標準與現行的“整個生命周期”清潔生產審核體制相一致,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二者的相同之處:(1)IS014001:2015 標準的核心要素與現行環境管理體制遵循的預防為主的思想相一致;(2)IS014001:2015標準不僅要求企業建立科學的環境管理體系,對重要環境因素實施有效控制,而且強化了企業管理,促進節約資源、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3)ISO14001標準明確要求企業對遵守本國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做出承諾與以環保法律、法規、標準為依據,依法保護環境的精神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將清潔生產融合進環境管理體系中,可使企業的清潔生產系統化、標準化和程序化,提升清潔生產在中小型企業中的影響力。
2如何將清潔生產審核與環境管理體系結合
通過逐條研究ISO14001:2015標準內容,分析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步驟,可以在那些條款中得到關注。
a)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需要引入清潔生產審核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b)5.1“領導作用與承諾”、5.3“組織的角色、職責和權限”、第7大條款“支持”,清潔生產不僅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而且需要深入到生產過程當中,如果沒有最高管理者的授權和支持是不可能開展的。因此,最高管理者的承諾、投入資源、組建實施機構、開展宣傳培訓是必須的。
c)6.1.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6.1.2“環境因素”、6.1.3“合規義務”、9.1.2“合規性評價”、6.1.4“措施的策劃”、6.2“環境目標機器實現的策劃”,清潔生產審核評估是通過對企業現狀情況的調研和現場考察,確定審核重點,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綜合各方面因素,對所確定的審核重點設置預防污染的目標。初始環境評審是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通過識別和評價組織的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識別和獲取使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總結組織原有的環境管理經驗和問題,確定環境風險和尋求改進的機會。
d)8.1“運行策劃和控制”、9.1.1“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10“改進”,清潔生產審核所指方案實施是比較單一的短期行為,即確定的中、高費方案的具體實現,其過程和步驟類似一個項目的實施,并要求匯總和評價實施成果,形成清潔生產審計報告,再探討確定新的清潔生產方案以實現持續清潔生產。這與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與保持是一個系統工程,通過培訓提高人的意識和能力,通過信息交流和文件管理保障體系運行的暢通,通過執行控制程序和采取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實現預期的環境表現,通過監測與測量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管理評審為體系的持續改進指明方向是相一致的。
e)9.2“內部審核”、9.3“管理評審”,在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過程中,把清潔生產指標的改進與否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體系是否得到正確的實施與保持,不僅在于對于體系文件不折不扣的執行,更在于環境績效的改善,其中,組織的生產是否變得更清潔是體系是否有效運行的一個有力的證明。
通過簡單分析我們發現,在環境管理體系中關注清潔生產審核是可以執行的,但是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基本需要將整個體系文件進行更改,筆者這里只是為清潔生產的促進多增加一種可能。
3結語
清潔生產側重于通過工藝、產品來實現最優化的環境結果,要求有更加良好的工藝、產品和服務;而14001:2015標準強調管理機制,清潔生產審核為環境管理體系提供技術支持。環境管理體系為清潔生產提供組織保障,二者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對于要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和建立IS0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的單位,第一、二階段可合二為一,這個階段環境管理體系有利于擴大清潔生產的審核的范圍和深度;第三階段清潔生產審核可為環境管理體系提供具體可行的管理方案,環境管理體系為清潔生產方案的實施提供組織保證;第四階段在運行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的同時,既可保證清潔生產方案的實施也在不斷發現新的清潔生產機會,從而實現持續清潔生產。對于已經實施了清潔生產審核的單位,只要在清潔生產審核的基礎上,編制相關文件并執行保持,導入環境管理體系即可,再通過定期評審一個完整的環境管理體系建成,也為實施清潔生產方案和持續清潔生產提供組織保證和推進機制。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在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與運行過程中的有效運用,可以使其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結合,揚長避短,從而起到持續改進組織環境的作用,以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真正使企業在各個方面預防污染的發生,不斷取得環境績效的改進。
參考文獻:
[1]趙晶,張延珍,陳宏.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7 年3 月
[2]沈德富,顧曉彬,吳玉軍.論清潔生產與環境管理體系.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6 年第2 期
[3]張景林,李敬喜.清潔生產審計是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和手段[J].中國IS014000認證.2000,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