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恒
摘? ?要:黑松屬于東北地區較為常見的樹木品種,其生長速度較快,在幼苗時期的耐陰性強、抗風能力強、適應性好,適合在東北地區生長。在黑松苗期撫育管理期,應做好選地與種子處理工作,正確進行播種與施肥,遵循病蟲害防治原則,促進黑松幼苗的快速生長與發育。
關鍵詞:黑松;幼苗期;撫育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3-0069-02? ? ? ?中圖分類號: S791.256? ? ? ?文獻標志碼: B
在黑松幼苗期撫育管理工作中,應遵循具體的技術原則,根據撫育管理要求與標準,選擇優質的品種,做好消毒處理工作,合理防治病蟲害,預防幼苗期所產生的問題,為其后續的生長發育夯實基礎。
1? ?苗圃地與種子的處理
1.1? ?合理選擇苗圃地
黑松幼苗對土壤的要求并不嚴格,但是為了提升幼苗的優質性,應選擇排水與灌溉條件良好的區域,保證光照的充足性。例如:選擇在河床積沙的區域進行黑松育苗,除了可以為黑松提供良好生長環境之外,還能為全苗撫育工作提供幫助。若在山地中進行育苗,需要選擇在陰坡或半陰坡區域。在選擇苗圃地后,需要做好翻耕工作,之后作畦,寬度控制在1 m左右。播種前施加腐熟農家肥500 kg/667 m2。采用8 kg硫酸亞鐵進行苗床噴灑,達到良好的消毒作用。
1.2? ?種子處理措施
播種前應做好種子的消毒工作,將其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2 h,利用清水清洗干凈,倒入50 ℃的熱水中浸泡,浸泡時間為24 h,待撈出后混入細沙進行攪拌,保證均勻性。之后放置在催芽的苗床中,覆蓋土壤,其厚度控制在1.1 cm左右,苗床的溫度設定在23 ℃,并保證陽光照射充足。
2? ?播種措施
黑松播種應選擇在每年春季進行,采用條播的方式開展。一般可選擇在土壤解凍之后播種,將種子均勻施加在畦田的溝中,覆蓋一層土壤,厚度為1.3 cm,之后進行鎮壓處理。在條播之前需要作畦,寬度設定為1 m,每個畦5行,每667 m2應播種5 kg。播種7 d后出苗,15 d左右苗株生長整齊。在苗株播種之后,若不屬于干旱的區域,則無須澆灌,以免土地溫度上升過慢而導致苗株生長速度降低,同時還可避免由于澆水而出現的板結問題。
3? ?苗期的管理措施
3.1? ?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在黑松幼苗期,需要將病蟲害預防作為主要工作,將控制作為輔助工作。由于黑松在每年5—6月多發生立枯病,所以在種植之前應將代森鋅與種子相互攪拌,提升抗病性能;苗期每7 d噴灑1次多菌靈,達到抗菌效果。若苗株已經發病,應立即對病株進行清理,集中銷毀,局部發病的苗株可以采用硫酸銅進行澆灌,待澆灌17 min后進行苗株的清理。在蟲害防治方面,將地下害蟲作為主要預防對象,把米糠與敵百蟲攪拌在一起,設置在苗株周圍區域,以此預防地下害蟲對幼苗造成的影響。
3.2? ?做好澆灌工作
在黑松幼苗期,澆水的時間與次數不會受到限制,最好采用噴水的方式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在降雨之后苗株上面會帶有淤泥,而黑松幼苗懼怕澇災與淤泥,所以需要進行合理的清洗,去除多余水分與淤泥。
3.3? ?施肥管理
在黑松幼苗期,為了加快苗株的生長速度,提升其撫育管理質量,應結合生長情況施加肥料。通常情況下,在黑松幼苗速生期應追加2次肥料,主要施加速效氮肥,施加數量為25 g/m2。在6月份進行第2次追肥處理,施加數量為30 g/m2。若苗株的生長態勢較差,可于8月份再次追肥,數量為20 g/m2。
3.4? ?間苗的管理
黑松幼苗期生長的過程中,若密度過高,需要進行間苗處理,以免影響樹木光合作用,促進苗株的快速生長[1]。
3.5? ?松土
要求根據樹木的生長狀況確定松土時間,如果黑松幼苗的生長較為嫩弱,則需延后松土時間,于7月份進行松土。若黑松幼苗的生長態勢較為良好,就要提前松土,時間可定為4月份[2]。
3.6? ?除草
在黑松的幼苗期,若雜草的生長較為旺盛,會導致幼苗的生長速度降低,甚至影響造林質量。所以,在撫育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合理地除草,以免幼苗受到影響。除草工作需盡早進行,于苗株生長出針葉之后,與雨季較為接近的時候進行處理,人工使用小鋤頭處理5次左右,并保證在除草之后沒有雜草和土壤板結現象的發生,為幼苗生長提供充足空間。與此同時,還需在除草工作中根據幼苗生長狀況,開展綜合性與多元化的分析工作,尤其是人工除草不成功的區域,應適當噴灑除草劑,以去除雜草[3]。
4? ?結語
在黑松造林的過程中,應重點開展幼苗期的撫育管理工作,根據樹木的生長特點與實際狀況,正確進行撫育管理,科學選擇苗圃地,合理育苗,然后進行幼苗期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雜草處理與松土。在綜合開展撫育管理工作的情況下,促進黑松幼苗的快速生長與發育。
參考文獻:
[ 1 ] 吳建軍.黑松幼苗期的撫育管理技術探析[J].農技服務,2016,33(05):169-172.
[ 2 ] 周曉瑩,梁玉,李紅麗,等.雙色蠟蘑對黑松幼苗生長量及其根系形態的影響[J].西北植物學報,2018,38(06):1 153-1 159.
[ 3 ] 周曉瑩,梁玉,董智,等.印度梨形孢對黑松幼苗生長量及其根系形態的動態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18,53(07):7-14.
(收稿日期: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