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英
摘? ?要:草海鎮實施了省級玉米高產創建項目,采取加強領導、統一實施方案、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害防治等措施,輻射帶動了全鎮玉米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玉米;高產創建;成效;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3-0118-02? ? ? ?中圖分類號: F326.11? ? ? ?文獻標志碼: B
1? ?基本情況
1.1? ?背景
草海鎮位于鶴慶壩子中部,東與龍開口鎮接壤,南與金墩鄉相連,西與洱源、劍川、麗江3縣接界,北靠辛屯鎮,總面積284.62 km2,海拔2 200 m,處于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屬高原季風氣候。草海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承擔實施了玉米高產創建項目1個片區3.67 km2,在玉米生產過程中,以高產創建為載體,糧食穩定增長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充分發揮高產創建增產增收、示范引領作用,集約項目、集成技術、集中力量、主攻單產等優勢。通過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促進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普及應用,提高技術到田率,提升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激發農民“學科學、用科技”的熱情,發揮高產創建的優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1.2? ?實施面積
完成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1片,面積3.67 km2,涉及9個村委會、31個自然村、6 542戶農戶。
1.3? ?產量指標
舉辦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平均單產比非示范區每667 m2增產5%以上。
2? ?實施措施
2.1? ?組織保障
2.1.1?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
為確保玉米高產創建活動的順利實施,該鎮成立了領導組和技術指導組,切實為玉米高產創建活動提供組織保障和科技支撐。領導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協調組織及督促檢查、信息收集、檢查考核、驗收總結等工作。技術組主要負責科技培訓、技術指導、技術措施實施、技術配套服務、技術資料收集、測產驗收總結等工作。
2.1.2? ?科學選擇示范區
綜合考慮種植面積、生產條件、技術力量、科技意識等因素,突出優勢,整合項目,合理確定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示范區設立標牌,注明創建單位、工作責任人、生產目標、品種名稱、技術要點等內容,方便農民群眾學習,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建立高產創建檔案,做好生產數據和工作記錄。
2.1.3? ?明確責任,強化技術服務
縣級部門負責擬定方案,提供相關技術資料,收集整理總結,上報高產創建完成情況。選派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科技服務工作。鎮農業綜合服務站負責規劃落實高產創建示范區,制定本地技術操作規程,定點調查并總結上報高產創建完成情況,科技人員實行分片包干和建立聯系農戶制度,根據作物生育進程落實各項科技措施,充分發揮核心區、展示區和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高產創建技術組成員經常到示范區調查了解情況,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實現“萬畝區有技術指導組、千畝片有技術骨干、百畝核心區有技術標兵”的高產創建要求。
2.1.4? ?抓實科技培訓
按照“技術措施到田,科技培訓到戶”的要求,縣鄉(鎮)分別制定具體明確的培訓計劃,結合農時,圍繞玉米地膜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主推科技開展培訓。
2.1.5? ?開展現場觀摩會
在作物生長關鍵季節,項目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向縣農業局提出申請,邀請技術專家、農技人員、示范農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高產創建示范區進行現場觀摩,開展技術交流,總結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生產技術。
2.1.6? ?搞好測產驗收
玉米成熟期,參考鄉村按照《云南省農作物高產創建活動測產驗收辦法》(云農(種植)字〔2008〕40號)要求,認真組織做好測產驗收工作。選擇項目示范區有代表性的區域、田塊、樣點進行測產,確保選點科學有效,統一標準、規范運作,實行理論測產和實收測產相結合。
2.1.7? ?強化資金管理
資金的管理做到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嚴格按項目資金支持環節制定實施方案,按審核批準后的實施方案使用項目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2.1.8? ?加強信息和宣傳引導工作
根據玉米高產創建活動工作的進展情況,編制工作簡報,及時反饋信息。結合關鍵生產季節,召開中耕管理會議、高產創建現場觀摩會議,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創建典型,交流工作經驗。
2.2? ?主要技術措施
根據項目區玉米生產、生態特點,大力實施地膜種植和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將其集成配套和擴大示范推廣,明確主導品種,統一實施方案,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害防治。
2.2.1? ?選用良種
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雜交玉米良種,如路單8號、中單808、北玉20號、五谷1790等。
2.2.2? ?以水布局
根據上半年持續干旱的實際,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進行合理規劃。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抗旱栽種和管理措施,推廣深耕、精細整地、地膜覆蓋等高產高效節水生產技術。
2.2.3? ?精細耕地
做到精耕細作,使土壤疏松、細碎、平整,并撿凈前季作物殘留根莖,保證田平土細,提高播種質量。
2.2.4? ?增施肥料
增施肥料,每667 m2施農家肥1 500~3 000 kg、尿素30~40 kg、復合肥20~40 kg,其中種肥占10%、提苗肥占20%、攻穗肥占70%。
2.2.5? ?機械理墑
推廣應用玉米機械耕地理墑技術,做到統一機械理墑,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加快栽種進度,實現農機、農藝有效融合。
2.2.6? ?及時防治病蟲害
在玉米生長期間,及時防治地老虎、黏蟲、蚜蟲、大小斑病等主要病蟲害。
2.2.7? ?適時收獲
當玉米籽粒到蠟熟末期,其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籽粒變硬,干物質已達到最高量,莖葉變黃、苞葉干枯即可收獲。
3? ?測產結果及效益
3.1? ?測產情況
在玉米成熟期,認真做好測產工作。選擇項目示范區有代表性的區域、田塊、樣點進行測產,測產結果為:①高產創建萬畝示范區3.67 m2加權平均每667 m2產量為530 kg,總產2 915 t,示范區單產比非示范區單產463.4 kg,每667 m2增產66.6 kg,增幅14.37%,示范區比2016年平均單產447 kg,每667 m2增產83 kg。②千畝展示區加權平均單產為587.3 kg,總產587.3 t。③百畝核心區平均單產為649.6 kg,總產64.96 t。
3.2? ?經濟效益
3.2.1? ?經濟效益
綜合田間測產結果,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平均每667 m2產530 kg,比非示范區單產463.4 kg,每667 m2增產66.6 kg,增幅14.37%,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共新增糧食36.63萬 kg,按2.0元/kg計算,共新增產值73.26萬元。通過項目區的示范帶動,大面積玉米生產獲得豐收,經濟效益明顯。
4?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1)該鎮糧食生產基礎設施薄弱、水利條件差、發展不平衡,設施制約比較明顯。
(2)糧食作物的產值比經濟作物產值低,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高,糧食單產差異大。
(3)隨著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不斷推進,種糧農民年齡偏高、素質偏低,缺少種糧大戶,不便進行規模化生產。
項目實施加強了玉米高產集成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民的科技意識及科學種植水平得到提高;通過開展玉米高產創建活動,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從以往單項技術推廣向集成配套技術轉變。
(收稿日期: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