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近年來,兒童性侵事件屢屢發生,不僅如此,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更為隱秘的網絡性侵悄然興起。犯罪分子以“招募童星”“交友”等名義誘騙兒童發送裸照、進行裸聊。通過即時通信工具,他們的魔爪伸向了之前難以觸及的地方。面對復雜的現實環境、猖狂的犯罪分子,對兒童進行及時、科學的性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女童保護”公益組織2018年的兒童防性侵教育現狀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家長支持學校或公益組織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是,在家中,經常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家長不到四成。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性教育,或者認為這是學校的責任。家庭性教育的缺失依舊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
與此同時,學校性教育也存在一些誤區。例如,有的教師認為現有的生物課、思想品德課已經包含全面性教育的內容,不需要再進行專門的性教育,或者,有的教師擔心性教育會使學生失去純真。這些思想上的誤區是目前學校推行性教育的最大阻礙。
那么,性教育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如何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對于已經受到傷害的孩子,又該如何撫平他們內心的創傷?家庭、學校、社會為此應該承擔哪些責任?相信這是每個關心、愛護兒童的人都想了解的問題。在本期“特別報道”中,專家對此進行了詳細解答,為厘清家校責任、開展全面性教育、預防兒童性侵害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