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白發蒼蒼、臉龐圓圓、憨態可掬、慈祥可愛,這是建筑學界晚輩眼中的吳良鏞,望百之年的他已經在清華大學和建筑領域深耕了70余載,為共和國的歷史長卷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建筑界,有這樣一句話:“凡是到過北京的人,都曾親身品讀過吳良鏞?!北本﹨^域規劃建設、天安門廣場擴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修建、中央美術學院校園的設計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其實何止北京,曲阜孔子研究院、長三角、滇西北……從建筑設計到城鄉規劃,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吳良鏞的“手筆”。著名建筑學家貝聿銘曾說:“不管你到哪個國家,說起中國建筑,大家都會說起吳良鏞?!?/p>
在學術上,吳良鏞創立了“廣義建筑學”理論和“人居環境科學”體系,被世界建筑學界普遍接受和推崇。他曾說,與公共建筑相比,自己更在意的是民居。北京菊兒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是他“有機更新”理念的代表作,獲得了聯合國“世界人居獎”,這也是近代中國建筑作品首次在國際上取得的最高榮譽?!白屓藗冊娨獍?、畫意般棲居在大地上”是他一生所系。2012年,90歲的吳良鏞成為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表彰的第一位建筑師。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吳良鏞“改革先鋒”稱號,獲評“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在教育實踐中,1946年,吳良鏞協助建筑大師梁思成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和林徽因成為建系之初僅有的兩名教員;1950年,收到梁思成來信說“新中國急需建筑人才”,吳良鏞結束在美國的深造,沖破阻撓,毅然回國。此后數十年,吳良鏞在清華大學任教,辛勤耕耘在建筑教育第一線。他曾在《人民日報》發文呼吁重視建筑教育;多次提出擴大建筑專業、建筑教育結合實踐等建議;與汪菊淵教授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園林專業;參與制定“全國建筑學共同教學計劃”,領導編寫全國建筑學專業通用教材……
吳良鏞學術思想前衛,講課妙語連珠,為人隨和風趣,與學生亦師亦友,對學生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培養出一批批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園林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墻壁上掛著吳良鏞手書的四個大字:“匠人營國”,他鼓勵學生們去“探索中國人在下一世紀如何能有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也常常對學生說:“建筑師與社會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定要牢記對人的關切,同時建筑業需要赴湯蹈火的熱情和無限的忠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