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效楨

陜西師范大學有一位81歲高齡的“網紅”教授,同學們都親切地叫他“章爺爺”,上他的課要在微博上“打卡”,他就是我國“化學發光分析第一人”、全國優秀教師、陜西師范大學教授章竹君。
1955年,章竹君考入西北大學化學系。大學期間,他勤學苦讀,不僅修讀了俄語課程,還自修了英語。畢業后,他留校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1979年,他調入陜西師范大學任教至今。
章竹君研究領域廣泛,學術成果斐然,曾多次受邀到國內外的高校講學。他的研究涉及分離科學、微量化學、分子發光光譜、光導纖維化學和生物傳感器、臨床化學等多個領域,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在SCI源刊上發表的論文有300余篇,研究成果獲得多項專利,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他是一名建樹頗豐的學者,更是一名桃李滿門的教師。他認為,對高等學校的教師而言,最重要的兩個任務是教學和科研,并且教學是第一學術責任。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不忘初心,立德樹人”。立德,就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貫穿思想品德教育;樹人,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對學習的熱情。例如,在課堂上,他會在講授知識的同時給學生們講述一些中國科學家的事跡,引導學生們以祖國為榮,以為祖國貢獻力量為責。
在陜西師范大學,他共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開設8門課程,學生們很喜歡上他的課,選課系統內的名額總是幾秒鐘就被一搶而空,很多其他學院的學生也會慕名前來旁聽。他講課聲音洪亮、生動有趣,他從不坐著講課,即使在痛風發作、疼痛難耐的時候,他也堅持站著為學生講課。他說:“坐著講課是對學生的不尊重?!?/p>
章竹君用他的語言和行動感染著學生,真正做到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學生們也十分尊敬他。有一次,他上課的時候,窗外忽然下起了大雨。他沒有帶雨傘,可是,當他下課打開教室門的時候,發現有學生專程為他送來了雨傘,并送他回到住處。類似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他形容他和學生的關系就像朋友一樣,是平等的。很多學生都與他保持著聯系,在生日、節日的時候,通過短信、郵件為他送上祝福。
“我一輩子就干了兩件事,教書和搞科研?!闭轮窬龝r常這樣說。在他看來,前者是他更樂意做的事?!皩W生取得成就的時候,也是我感到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