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
此次《意見》出臺有三大亮點。一是更加關注教育內部改革。從文件標題可以看出,《意見》的印發意味著中國的教育改革進入新階段,由過去相對側重辦學體制、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等外部改革,逐步向教育教學自身的內部改革轉移。二是緊扣教育質量問題?!兑庖姟穼⒘x務教育質量提到“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的高度。這一重大導向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即今后的教育教學改革要更多地圍繞教育質量進行。這扣住了整個教育改革的中心。三是強調科學的教育觀。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現代化?!兑庖姟贩磸蛷娬{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教育質量觀和正確政績觀??茖W教育質量觀是全面的、動態發展的、兼顧公平與效率的教育質量觀。此外,針對義務教育領域存在的熱點問題,諸如教師懲戒權、家長作業、學校招生等,《意見》也都作出了回應。
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過去有一些不正確的教育觀點把素質教育和知識學習對立起來,把素質教育簡單理解為強化體育、增強美育、加強勞育等,而忽略知識學習。其實兩者并不矛盾,更不能當作一對對立范疇來理解。素質教育本身包含知識學習,好的素質教育要有好的知識學習作為基礎和前提。此次《意見》明確要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其中強調要“提升智育水平”,“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顯然不是忽略知識學習。
在德育方面,《意見》要求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為促進體育、美育、勞育的落實,《意見》也有具體的規定。比如:讓每位學生學會和掌握1至2項藝術技能、運動技能,規定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勞動教育課時不少于一半。這些提法用項目化、數字化的方式使美育、體育及勞育可操作、可評估、可監測,促進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杜絕“家長作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近年來,學校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的現象,在我國各地普遍存在?!兑庖姟钒选岸沤^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寫進中央文件,是對群眾關切的問題的積極回應。
從單一表述來看,這確實是在為家長減負,不強迫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把家長從作業考試的輔導中解放出來。但是,這不等于鼓勵家長不參與教育教學?!兑庖姟诽岢鲆匾暭彝ソ逃涌旒彝ソ逃⒎?,強化監護主體責任。同時,《意見》也給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家長轉變教育理念、樹立科學育兒觀、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是家長的任務與責任。家長不能只重知識,不重德育;只重身體,不重心理;只重課程,不重實踐。
首次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具有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的義務,有責任、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以往,相關法律對此并未明確。《義務教育法》中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或變相體罰的規定,是從保護學生的角度制定的,《教師法》也沒有明確教師的懲戒權。這是“教師教育懲戒權”第一次被寫進中央文件中。
此外,個別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不尊重教育規律和教師教育孩子的權力,也影響了教師正確地行使教育懲戒權。在很多家庭“以孩子為中心”的背景下,有的家長對教師批評教育孩子不理解,甚至造成家校矛盾,以致出現教師對學生不敢管、不愿管的現象,進而影響學生學習成長,破壞教學秩序。
“教師教育懲戒權”有其特定的含義,主要包括:批評和制止學生不正當言行舉止,要求犯錯誤的學生寫認識自己錯誤的檢討書,讓家長帶回家進行批評教育等。教育懲戒權的使用是有其明確邊界的,要合目的性、合教育性。對犯錯誤學生采取任何形式與程度的體罰和羞辱,如罰站、罰跪、打罵以及罰簡單重復式抄書、抄作業等,都超出了教育懲戒權的邊界,必須嚴格禁止。
實施教師教育懲戒權,工作要做細致,尤其要注意釋疑解惑,讓教師、學生、家長知道,教育懲戒不等于體罰,有其邊界,不能濫用,從而消除他們的疑慮、擔憂和誤解。我希望盡快制定“教育懲戒權”實施細則,同時配套編寫簡明實用的教師手冊、學生手冊和家長手冊,以文字和圖表等多種形式,具體列明哪些屬于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范圍與內容,哪些不屬于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范圍與內容,并附錄其法律依據,做到圖文并茂、形象直觀,讓教師、學生、家長一目了然,可看可用。三類手冊除了共性內容,還要寫進個性內容,以便利益相關方都能更好地理解與認識到——實施教師教育懲戒權,目的重在教育。教師是為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出于對學生的關愛和保護而實施教育懲戒,家長應該積極支持與配合。
此外,應加快修改《教師法》及相關法律,將“教師教育懲戒權”明確寫入其中,為教師合理行使教育懲戒權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嚴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還需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監督制度、評估制度、問責制度和法律責任制度,從法律和制度上杜絕教師和學生或家長扯皮的情況。
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
目前社會上仍然存在一些義務教育招生的違規現象,尤其是一些學校和社會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將各類考試、競賽等成績作為招生依據,用所謂“曲線救國”的方式吸收好生源。《意見》明確提出“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就是為了確?!傲x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都必須嚴格遵守這條規定。
近年來,一批優質民辦學校迅速崛起,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多樣性需求。然而,由于其辦學自主性較大,一些民辦學校暴露出違規跨區招生、爭搶生源等招生不規范問題,沖擊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對此,《意見》特別強調:“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逼渲?,實行同步招生的目的在于避免民辦學校提前“掐尖”,實行隨機錄取則是為了杜絕學校用考試、面試等方式來選拔學生。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義務教育被視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2018年,我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2%,此時正處于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新階段。然而,義務教育目前還存在一些民眾關切、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