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炎

余姚市肖東第一小學是一所有著80多年辦學歷史的鄉鎮級中心小學,校名以肖東烈士的名字命名。多年來,學校始終秉承“以和致合,和合至美”的辦學理念,以促進每個學生“和諧發展、學有所長”為目標,努力踐行“培養會做人、會學習、會生活的和美少年”的教育使命。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充分結合校情,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和家鄉特色文化,相繼實施了“姚劇藝術”“校園足球”和“中國象棋”三大特色教育,逐步走出了一條文化引領、多元發展的特色辦學之路。
學校借新課改的東風,立足校情,著眼未來,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學校面臨的困難和自身優勢,制定了《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譜寫學校發展新篇章》的發展規劃,提出了打造“和合”教育的校園文化發展新思路。在此過程中,我們重新梳理了學校的辦學目標,確定了“以和致合,和合至美”的辦學理念和“和諧發展,學有所長”的育人理念,構建了“和合”課程體系,并從“和樂課程”“和悅課堂”“和調評價”“和容管理”四個維度不斷完善“和合”教育的校園文化內涵,同時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完善硬件基礎建設,完成“和怡”校園文化環境的整體設計和布置。
建構課程體系。依據和合教育理念,我們構建了“紅黃藍”和樂課程體系。“紅課程”指學校的德育課程,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培育學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的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黃課程”指學校的校本特色課程和生本選擇課程,結合校情、特色開設豐富多彩的拓展性課程,同時積極推進個性化、差異化教育,激發學生潛能,促進每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藍課程”指國家基礎課程和基于基礎課程的拓展,國家基礎課程是基石,是學生和諧發展的基礎,須不折不扣地開齊開足。
明確育人目標。基于中國學生發展六大核心素養目標,結合學校傳統文化、生源結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我們確立了具有肖東一小特色的學生素養目標: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首先是學會做人,旨在培養能與人和諧相處的人,有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規則、公平競爭的意識,有責任感和進取心,與人為善、善于溝通,會合作分享;其次是學會學習,旨在培養好學習、會學習的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念;再次是學會生活,旨在培養健康和諧的成長的人,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體魄,有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擁有兩項興趣愛好。
創新評價機制。評價是課程改革的核心與原動力,我們從評價的導向性、評價的情感性、評價的發展性三方面開展評價制度的改革與探索,構建“和調”機制,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注重過程與結果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多元評價機制,具體包括期末學科素養的個性評價、笑臉章評價、星級學生評價、百名特長生和“校園十佳”學生的評價等。
姚劇進校,實現孩子的藝術夢。姚劇是余姚的地方戲,至今已有250余年歷史,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4年開始,學校致力于普及和推廣地方傳統藝術,讓獨具余姚地方特色的姚劇進入校園,使學校在特色教育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雙管齊下,讓姚劇浸潤學生視聽。學校搭建了“有聲有色”的宣傳平臺,致力于打造“潤物細無聲”的濃郁的姚劇藝術氛圍。充分利用“墻文化”的宣傳作用,把姚劇活動照片、“姚劇特長生”照片掛滿學校教學樓的走廊,“冠軍墻”上均是獲獎和考入各類藝校的學生照片,師生所到之處皆姚劇。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引導、鼓舞、激勵著學生,將姚劇傳承的種子播撒在他們心靈的深處。
校本課程,讓姚劇傳承走向普及。學校組織教師編寫了校本教材《小學生學姚劇》,采用“賞-念-學-唱-演-編”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聽、看、唱、學、奏等形式來感知姚劇的曲調、演唱特色和表演風格,讓學生愛上戲曲、愛上姚劇以至愛上余姚,達到“愛吾鄉、學吾藝”的目的。
社團活動、競賽匯報釋放姚劇活力。組建學生姚劇表演社團,在本校老師訓練的同時,邀請市藝術劇院專家和優秀姚劇演員來校指導學生,抓訓練,促提高。2011年,學校帶著姚劇《雙推磨》選段和姚劇表演《姚江水,長又長》兩個節目,參加了第三屆全國校園文化藝術節,均獲得表演金獎;2015年,學校姚劇節目參加了中央電視臺三套《快樂戲園》欄目在寧海的節目攝制……
桃李芬芳,特色教育喜結碩果。十年姚劇進校園,讓眾多師生受益其中,《小學生學姚劇》被評為“省非遺校本課程”一等獎和2013年省級非遺教材精品校本教材;先后有30位同學分別被杭州、寧波、嵊州越劇藝術學校、浙江紹劇團、浙江昆曲團等專業戲曲院校團體錄取;2016年和2017年,我校學生連續兩年獲浙江省戲曲小梅花金獎,學校也榮獲“首批全國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稱號。
校園足球,放飛學生足球夢。早在2009年,在中央下發《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之前,學校就克服種種困難開展了校園足球活動,并取得了驕人成績。在2018年第四屆校園足球文化節期間,我們開展了“攜手課程成長·放飛足球夢想”專題活動,相繼開展了“文與畫”“數學與足球”“音樂與足球”等課程整合活動,營造了足球進校園的良好氛圍。每年一屆的校園足球班級聯賽,普及了足球運動,提高了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除此之外,足球校本拓展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推動了校園足球活動的普及,讓更多的孩子在校園足球運動中享受樂趣、錘煉意志、健全人格。學校三次榮獲寧波市校園足球冠軍,并先后被評為寧波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浙江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16年成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車馬炮兵”,讓學生結下象棋緣。2002年,學校把中國象棋教學作為興趣活動項目引進校園,通過創編教材、構建課程、課堂普及、氛圍營造、選拔棋手、訓練提高、組織賽事等模式,扎實開展象棋普及教學研究活動。學校連續八年蟬聯余姚市小學生象棋比賽男女冠軍,多次獲寧波市象棋比賽冠亞軍,2018年獲“寧波市首批象棋特色學校”稱號。更讓人欣慰的是,學生在下棋中學會了禮儀,學會了做人。
“教孩子六年,為孩子一生”“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展望未來,肖東一小將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創建和怡校園文化環境,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更好地為教育服務,為師生服務,在每個孩子心中播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努力培養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