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山東省濟南市育文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秉承“滋蘭九畹,樹蕙百畝,育文九載,惠澤一生”的辦學宗旨,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學習者”為目標,積極營造和諧共生的學校文化,構建尊重差異、開放自主的校園生態圈,創建了育文“共生課程”體系。
整合學習 建立跨學科思維
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各學科內部和各學科之間也具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是十分重要的。為此,學校整合課程資源,開發了一系列校本課程。如語文老師李毅琨開發的“絲帶之路”,將美術和語文進行整合,讓學生學會發現美、創造美、表達美。又如英語老師石麗娟開發的生活技能課,將安全、心理、英語整合在一起,集趣味、技能、知識于一體,讓學生在練習英語的同時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
除了課堂學習,學校還組織了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例如,圍繞濟南著名景點趵突泉展開的“泉之韻——走進春日里的趵突泉”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并拍攝視頻,結合事先搜集的相關資料,繪制景點路線圖,水位折線圖,并分析水位變化的原因。
整合式的學習,讓原先零散的知識串連了起來,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與同伴、教師間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這就是一種“共生”文化的體現。
創客學習 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客學習是一種集探究、設計、創造、合作于一體的項目式學習,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是一種基于創造的學習。
“面向未來”便是“共生課程”中一門與人工智能緊密結合的創客教育課程。需要明確的是,創客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所謂的“專家”,因為學生的天賦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創客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所以“面向未來”包括三級課程體系:普及性科技制作類課程、項目式研究性學習選修課程以及更高層次的科技競技游學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層次的課程并在課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便是學校“共生”文化的最佳體現。
留白學習 培養發散性思維
“留白”是一門藝術,“填鴨式”的教學并不能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所以,教師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和充分的自學時間。
閱讀給人留以想象、思考的空間,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很好的留白學習。育文中學小學部創設的“育讀之樂 感文之美”閱讀課程,通過閱讀這一途徑,給學生心靈成長留白。學校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基礎,以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為起點,制定了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閱讀書目,并通過交流、辯論、演繹的方式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的不僅僅是深入閱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讀中思、讀中悟的閱讀思維和全方位提取信息、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育文中學的“共生課程”建設在科學化、正規化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學校愿意邊學習,邊嘗試,邊改進,讓每一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成為別人更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