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教育廳

編者按:
根據2016年出臺的《江蘇教育現代化監測指標》,教育普及度是排在首位的指標,具體項目包括:學前3年教育毛入園率,主要反映學前教育覆蓋面;義務教育鞏固率,主要反映義務教育在校生完成學業情況,按小學和初中分別計算;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主要反映高中階段教育覆蓋面;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主要反映高等教育覆蓋面;終身學習網絡覆蓋率,主要反映終身學習資源的覆蓋面和建設情況;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主要反映成人學歷教育和以職業為導向的非學歷教育等繼續教育發展水平;城市和農村居民社區教育活動年參與率,主要反映社區教育發展水平。
為了提高教育的普及度,在義務教育方面,21世紀初的前10年,江蘇各級政府投入100多億資金,實施了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善系列工程,花大力氣把全省近7000所小學和初中修繕一新。2006年,《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出臺,全力加強學校管理和隊伍建設。2006年起江蘇建立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逐步實行財政撥款標準化。2008年起實行縣域范圍內教師工資均等化,省級各類專項獎補經費逐步向農村和經濟薄弱地區傾斜,基本實現了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并向弱勢地區和群體傾斜,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2017年全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達2596億元,健全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失學輟學。
近30年的義務教育發展歷程凝聚了江蘇全省教育人的艱辛奮斗,也飽含了江蘇人對美好教育夢想的追求。2015年,江蘇省率先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認定。隨著國家部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督導認定工作,2016年江蘇已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2017年省政府出臺《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系統、全面構建義務教育發展政策體系,使得江蘇有望在優質均衡發展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在學前教育方面,2010年以來,全省共新建、改擴建幼兒園4000多所,惠及100多萬幼兒,平均每1萬常住人口擁有1所幼兒園,全省3-6歲幼兒入園率達98%。全省幼兒園中公辦幼兒園約占65%,從2016年起試行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服務區制度,目前約四成地區已實現就近入園。省級財政每年安排約2.8億元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全省各級財政每年投入學前教育經費超過100億元,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超過5%。江蘇已連續10年開展優質幼兒園評估,努力將學前教育從“優質優價”的市場分類定級體系,逐步調整為“優質普惠”的國民教育體系,通過省級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創建,不斷擴大優質幼兒園覆蓋率。目前全省85%的幼兒就學于省、市優質幼兒園。
高中階段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改善,優質特色發展不斷強化。在現有的564所普通高中學校中,三星級以上的優質高中達464所,在優質高中就讀的學生比例達85%以上。高中教師整體學歷水平得到較大提升,本科學歷的教師占比達80.7%,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比為18.36%。從2016年起,江蘇省公辦普通高中生年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分別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900元和800元。隨著財政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省普通高中政府投入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普通高中教育經費的比例逐年增長,2017年達到86.2%,充分體現了政府財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在特殊教育方面,為落實《江蘇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江蘇省出臺了《關于加強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將普通學校中特殊教育實施對象,從現行的三類拓展到九類,開全國之先河,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進一步明確全省未來融合教育發展目標,建立了協同構建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特殊教育服務清單、課程集體審議、個別化教育實施和評價等制度。積極推進殘疾學生免費入學工作,保障每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按當地普通同級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8倍以上標準撥付,隨班就讀學生按同級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執行;完善資助體系,加大資助力度,全面落實15年免費特殊教育;通過開展“送教(康)上門”項目,引導各地實施重殘兒童的義務教育工作,實現“一人一案”,全覆蓋、零拒絕。
在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方面,江蘇明確流入地政府責任,要求公辦學校吸收為主。各級政府把隨遷子女教育工作納入當地社會事業發展規劃,按包括隨遷子女在內的學齡人口分布狀況及其變動趨勢,統籌規劃,合理設置義務教育學校,配置教育資源,努力確保每個隨遷子女能夠相對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建立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2006-2015年,中央財政和省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31.55億元,建立了包括隨遷子女在內的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及市縣落實教育經費保障主體責任獎補機制。
與此同時,江蘇大力扶持民工子弟學校,在辦學條件上,地方財政給予經費和設施設備支持;在學校管理上,對民工子弟學校與當地學校一視同仁、同等要求,學生學籍納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將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師納入當地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幫助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江蘇還出臺了專項政策,保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權利。2012年12月,《關于做好來蘇務工就業人員隨遷子女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正式印發,明確從2013年起,凡具有江蘇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的應屆初中畢業隨遷子女,均可參加當地中考和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錄取。從2014年開始,江蘇將隨遷子女高考報名的相關內容納入高考報名工作文件,符合報名條件的隨遷子女與本省戶籍考生可以同時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