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日報》刊出報道《校園周邊禁售煙草規定形同虛設?》后,北京市昌平區相關部門及時進行現場核查并作出反饋,稱經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煙草專賣局核查,涉事售煙點與幼兒園距離均超過100米,符合合理布局規定。昌平區煙草局執行的測量標準是“步行距離”,而如果按直線距離測量,涉事售煙點與幼兒園距離均在100米以內。
究竟該使用“直線距離”還是“步行距離”,這似乎是個“公說公理、婆說婆理”的問題。“學校周邊100米內禁售煙草”這個“距離”如何把握,需要制定更具體詳盡的標準,而同樣重要的是落實好法律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加大執法力度,讓向未成年人售煙被罰成為常態,才能倒逼煙草經營者提高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主動向未成年人說不。無論直線距離還是步行距離,都不如執法“零距離”。